“徐愛卿忠君愛國教出的兒子,自然非比尋常,聽內侍說常常在揚州的宣揚朕的功績,也好使天下眾人知道朕的愛民如子。”
說完眼睛一咪,“徐思夜,你可知罪。”
徐思夜自己銀子也使過了,並且將的那內侍哄的開開心心的,為何會出現此等狀況,皇帝在上卻又不敢直言相問,心中一盤算,此事直言說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不如先認了錯。
“臣不知,還望陛下寬宥一二。”
徐思夜在心中斟酌了半天,發現只有如此是說,能不引起皇帝的反感,並且能夠讓自己知道癥結在哪,從而尋找到解決的辦法。
“徐大可是你父親的手下。”皇帝看見徐思夜真不知曉,也不在打啞謎,直接挑明瞭。
“徐大是草民父親的屬下,然而草民已經很久不見他,也不知他去了哪,哪若是有冒犯天顏的地方,草民求陛下寬恕則個。”
許思夜心中清楚,若是皇帝真要治徐大的罪,也不會來問自己,來問自己,一則是顯示自己的寬厚,二來的話就是讓自己求情,來表明自己依舊皇帝有效忠之心。
“父親在世時常常教導草民與下屬,希望自己與他們做一個純臣,又常常說陛下英明不可冒犯,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正確的,只要自己只要跟著陛下的決定去做,萬萬不會犯錯。”徐思夜膽戰心驚,回答了這番話又想到在書中人們回答往往先是稱讚皇帝如何如何英明,然後說出自己要始終誓死效忠的話來。
“你父親徐有成是個明白事理的,可是去世的早,倘若有一天你能夠科舉中榜,還等待著你來輔佐朕。”
徐思夜聽見皇帝說出這番話來,心中便想到皇帝已經是預設了自己的說法,並且不再追究徐大之事,而自己的那番話自然也贏得了皇帝的讚譽。
只是皇帝不可能僅僅為了一個徐大便來到徐府,所以,徐思夜小心翼翼的開口問道。
“陛下日理萬機,草民若有朝一日,能跟隨陛下一二也不枉活了這一輩子。”
徐思夜看著眼前的皇帝,又想起自己在網上翻閱到的,說宋理宗不喜歡處理政事,愛好吃喝玩樂,可是這樣的人怎會滿頭白髮。
“草民承陛下之旨修建這徐府,並且賜下了兩房親眷讓草民能享和睦之感,這已經是莫大的恩惠,草民結草銜環也難以以報陛下的大恩大德。”
徐思夜心中明白皇帝正在興頭上,若是能趁此瞭解徐家的一些奉旨修建的事,也不免做了睜眼瞎被別人算計。
“朕何時賜給你兩房親眷。”
皇帝不解,看著眼前跪著的徐思夜,自己是下旨修建了徐府,並且賜下了許多銀兩,可是從未給徐思夜賜過什麼小妾通房丫頭之類的,不免讓他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