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箭隨著林耀明慢慢轉醒過來,並且身體比以前更加精盡,自然無人提起分家的事,而這件事,也漸漸地被人遺忘了。
林耀洪和林耀堅因為在林耀明生病期間而想要分家,而被罰去看守祠堂。
臨走的時候,兩房人搬了很多箱子到自己的車上,祠堂在郊外,距離林府有一段路程。
而隨著事情的落幕,徐思夜也如同從前一般過上了悠哉悠哉的釣魚生活,唯一不同的是,林瑜對他的態度時好時壞。
這邊徐思夜收拾好了魚竿等等漁具,喊上屏兒,將要出去釣魚,剛走到林府門口,便聽見二門上有小子來報,是從前徐有成在徐府的舊人,來稟告他。
因為官家感念徐有成的政績,便將徐府下旨修繕,而史彌遠也著意添了很多。
徐思夜一想,史彌遠與徐有成不合,這是眾人都知道的事,而他添了什麼,徐思夜再三的問那小子,小子也不肯說。
徐思夜只得脫下斗笠蓑衣便回到了林耀明的身旁,說明一切,並提出了他想要回到徐府的想法。
“既然賢侄你想要回去,便回去罷,只是瑜兒尚未回來,看你是等瑜兒回來還是先回徐家。”
林耀明經過這一陣子的將養,身體已經恢復了些,也聽林瑜說明了徐思夜的推測,不免驚歎徐思夜的聰慧,又因為官家下旨重修徐府,不免更加對徐思夜高看了一眼。
徐思夜與林瑜無夫妻之實,又對林瑜沒有太深厚的感情,當即表示自己要先回徐府,林耀明也答應了徐思夜的請求。
徐思夜孑然一身,並沒有任何收拾的東西,便用一方藍布巾將自己來時所帶的幾件換洗衣物收拾了。
第二日便揹著衣物回到了汴京徐府,剛到門口,看見徐府煥然一新,就是門口的兩頭石獅子也被人換成了新的。
徐思夜向徐府內裡走去,看見當中栽著各樣的花朵,便是御用的血色牡丹也栽種了不少,徐思夜不由感嘆道,自己白白撿了一副皮囊,竟也能享受到特權階級的一切,眼看著四旁絡繹不絕的下人和來來往往向他問好的人,心中雖有很多疑惑,但也尋不到人問。
徐思夜走到正廳之前,看著陌上的一切,不由心中犯了一陣顫慄,從前還不覺得,只是現在自己要打理這麼大的家事,著實有點麻煩,不如將屏兒接來讓她打理一切,
心中正盤算著,突然從兩旁衝出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來,抱住徐思夜的大腿,一邊哭一邊說著,“少爺,你可回來了,自從太爺去世,老奴守在這裡,就等著爺重新振興徐府,老奴總算等到了。”說罷,便一把鼻涕一把淚向著徐思夜身上抹去。
徐思夜雖不知道是誰,但依據前世的經驗來看,此人在徐府破敗時,都不曾離開,那便是徐有成的心腹了,忙換了平日裡的官腔,也做感動的樣子。
“你伺候我父親多年,我是萬萬承受不起的,你快快起來。”說著便伸手去攙扶跪在地上的老人,料想從他那裡必然可以得到很多的資訊。
那老人果然感動的厲害,“公子可是折煞老奴了,老奴我徐大能看到徐府振興,便是死而無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