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津渡,是孫堅返回江東的必經之地。
劉表為人忠厚,猶豫不定。
但是他小舅子蔡瑁和部將黃祖,野心勃勃,竭力慫恿劉表,要促成此事。
“那袁紹四世三公,當年先殺宦官專政,又拒絕董卓合謀,緊接著十八鎮諸侯盟主,門生故吏遍天下,威望有盛,日後必成大業。”
“主公與袁紹聯盟,前途不可限量,若是得罪了,恐怕會大禍臨頭!”
劉表本就猶豫不定,聽著部下這麼慫恿,也就答應了,蔡瑁於是定下一計。
與此同時,孫堅也接到袁術密信。
袁術也是個老陰貨,他把袁紹的陰謀全盤告訴了孫堅,並且把剋扣糧餉之事全都推到了袁紹身上。
誰讓他是盟主,這一口大黑鍋背的不冤。
現在袁紹暗懷稱帝王之心,勾結劉表擷取玉璽,文臺吾弟千萬小心。
這一聲吾弟,叫的是聲淚俱下,彷彿他們兩個才是親兄弟。
孫堅何等人物,一眼就能看的出來。這兩位袁氏兄弟都想得到玉璽。
孫權再次勸告父親,丟擲玉璽,讓二袁相爭,可保江東無虞。
但是素有大志的長子孫策極力反對。
一時之間,孫堅也猶豫不定。
眾人來到了三津渡,孫堅果然被劉表的兵馬攔阻。
孫堅厲聲問道:“劉公這是何為,你我聯盟的情誼才過了幾天?”
我在江東兵強馬壯,都沒有來侵擾你荊州,你卻想以卵擊石,真以為我不敢殺你?
劉表直接把袁紹的密信拿給孫堅看,道:袁紹命令我截殺於你,我是兩邊為難。誰讓他袁紹勢力巨大,恩怨必報,我為了保有荊州,不敢得罪。
但我更不願意行此不仁不義之事,只好率兵前來假做攔截,以遮人眼目。現在請文臺兄揮兵殺過,在下立刻敗退。便可報告袁紹說“攔截不成,反而損兵折將”。
此為兩全齊美之策。
劉表長相憨厚,這一番說辭又是誠懇,孫堅便信了,然後揮兵衝殺,劉表果然如約敗退,而且敗得很慘……
孫堅等安然無恙地登上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