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棟還真沒想到,十多斤的竹蓀這麼快就出來好了,二萬多美元,張麗給李棟訂購一輛皇冠,還剩下的錢按著李棟意思在鼓樓邊上購買一塊地建個院子。
還真夠快的,李棟沒想到這麼快賣了,甚至事情都辦理的差不多了。“太謝謝你了,張姐。”
“不用客氣。”
張麗笑說道。“這事辦的這麼順利,還是沾了你的光呢。”
“沾了我的光?”
張麗笑說道。“南京那塊地方是屬於一位南大教授的,聽說你這個皖省狀元打算去南大上學買下那塊地建房子,人家才願意賣的。”
“那運氣不錯。”
車子,地都有了,建房子的事,張麗幫著安排好了,這地方離著南京大學不遠,地方還不小,一畝多地建個小院足夠了。“錢夠不夠,我這裡還有一些。”
“足夠了。”
現在建設房子成本不夠,地價也十分便宜,畢竟使用權,不是私人買賣。
“那就好,那就好。”
李棟想象自己弄一院子,喝喝茶,曬曬太陽多好了。
“對了。”
黃勝男想起一件事來。“瑪麗那邊來電話了,第一筆十萬美元稿費已經到賬了。”
“是嘛。”
十萬美元走外貿公司這邊能換二十多萬人民幣,當然這些錢被截留了,李棟是一美分都拿不到,可是卻能拿到等同購買力,購買四合院,古玩古董。
不知道林司長給自己買的什麼院子,別離著故宮太遠,畢竟自己喜歡看升旗,太遠了,走不動。
“唉。”
明清傢俱,明青花,清粉彩之類,肯定要有一些裝飾,李棟先想想,自己不是有啥野心的人,有點小錢就行。
說起來古董,自己還得去一趟谷口生產隊,烏梅說起她們哪裡大錢挺多,時常能挖出來一點,按著李棟想法,八成過去那邊是茶廠,屬於那位大地主或是茶商。
有些古錢幣也屬於,至於茶罐子之類,李棟也想看看,自己能買下來就買下來,不差這點錢,助人為樂嘛。再有一個竹蓀的事,張麗這一次這麼快賣了,說明市場很大。
研究研究,自己看能不能幫著培育人工竹蓀,這就作為自己大學第一個課題,怎麼說也到一年半載,肯定不能待在學校,搞研究要深入田間地頭。
“想什麼呢?”
“沒什麼,你說去南京玩,沒問題,等我通知書下來,我們就過去。”
志願表是叫上去了,錄取應該不會出啥問題,李棟也想去南京看看,七十年代末南京是什麼樣子,要知道後世李棟沒少去南京,一年去幾次都有過。
夫子廟,秦淮河聽著導遊說全是八十年代中期重新建設,之前被拆回去燒飯了了。
來一個說走就走約會挺好,李棟心說,等自己車子到了,房子建好了,想來通知書也該下來了。
李棟沒在池城多待著,這不剛回小院就有人上門了,李棟應付完趕緊收拾一下就打包回著韓莊了,不能待了,一個個小屁孩,上一年級竟然跑來找自己請教問題。
這傢伙,李棟現在名氣太大了,誰不知道巷子口李老二家侄子成了狀元,別說其他人,李老二回池城辦事聽說這件事,還專程來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