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華看了下桌子放著的一疊字畫,有些驚異,先不說畫真假,光是名字就有點嚇人了,這幾乎把七八十年代中美協大佬全集齊了。
“爸。”
“先看看。”
吳德華仔細看了幾張沒問題都是一眼真的東西。“這些寫意技法上沒有一點問題,只是篇幅稍微小了一些。”
“這應該是某界美協或是文聯會議上的作品。”
吳德華的話令李棟一愣。“吳叔,這話怎麼說?”
“你看,這些畫作紙張,還有墨品質。”
“再有,你在看這筆鋒。”
吳德華指著說道。“這是同一批紙張,墨,甚至筆都是統一的,能做到這幾個條件,只有美協會議或文聯會議才能聚齊如此多大師。”
“只是可惜。”
“可惜?”
上面沒有寫時間,仔細看了只有畫家的名字,吳德華頗為遺憾。“如何有時間的話,那就可以確定是那一次會議,對於這些作品來說,價值就更高了。”
李棟有點慌了,好傢伙,幸好自己挑選了這些上面都沒有時間資訊,再有把在世的畫家的畫存了起來,要不然,可是要出紕漏。即使如此,吳德華還是看出不少東西。
“哪裡得來的。”
“一位國外先生換的。”
“你這個藥酒真是好東西。”
不用李棟說,吳德華也猜到是藥酒,要不然,憑啥這些好東西換給李棟,李棟心說,藥酒果然是無敵好東西,這傢伙以後拿古董啥都不用做太多解釋。
當然最好還是低調一些,李棟沒說老先生是誰,吳德華沒問這個。“咱們國家流落海外作品何其多,儘量換回來把。”
“我會盡力的。”
“先裝裱,吳月,我給你打下手。”
吳德華動了心思,這麼好的作品能加入其裝裱可是件令人驕傲的事情。
李棟這下倒是輕鬆了,只不過裝裱的時間直接從十月延長到年底了,沒辦法,本來吳月只當一般畫作,最多一個多星期時間就可以弄好。
可現在,全是名家名作,這樣畫作要用最好裝裱工序,一般半月時間才能裝裱一幅,即使吳德華說了會請幾位老師傅過來幫忙,那傢伙十多幅畫不是個把月能完成。
李棟在邊上聽了一會腦子都有些嗡嗡,一幅畫二十多道工序,至少十五天,而且一天最多為兩幅畫裝裱,平均十五天一人最多兩幅畫。
“這會不會太繁瑣?”
要知道李棟查過機器裝裱和新式裝裱個把小時就行了,聽著李棟這話吳德華沒好氣瞪了一眼李棟。“那是工藝品,這是藝術品不能比的,這裡你就交給我們吧。”
好嘛,算了,人家不要錢,非要裝裱,李棟還能咋辦,材料都別人出,算了,算了,好多作品配上好的裝裱,這可絕對不是錦上添花,甚至提高畫作價值。
李棟不管了,可沒曾想黃院士幾位院士還是字畫,書法愛好者,全跑過來學習了,搞的李棟這個主人只能眼睜睜在外邊候著。“你去忙吧。”
“那吳叔有什麼事,隨時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