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鶯鶯笑道:皇上只對娘娘和清揚公主大方,不管她們要什麼,皇上想方設法都要把東西弄來,至於晟殿下,他打小活得精細,本來就是個花錢的祖宗,皇上才不會管呢,今後,咱們只管投娘娘所好就行了。她摸摸閨女的頭:你辛苦了,回房歇著去吧。
等史芃芃走了,杜長風便笑,以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麼主意麼?自己不好出面,便派個孩子去,想著就算皇上惱怒,也不好跟個孩子計較。
史鶯鶯說,我從來沒有把芃芃當孩子,她年紀小,辦事卻穩重,而且認死理,就算在皇上跟前,該說的照樣說,該要的照樣要,我派她去,一是為了鍛鍊她的膽量,二是告訴皇上,咱們史家商號做生意,是真正的一視同仁,可不會因為娘娘身份尊貴就不要錢。要是那樣,有權有勢的都得到我史家商號白拿了。
杜長風有些發愁,芃芃別的都好,唯獨認死理這條不好,現在年紀小,皇上不跟她計較罷了,可皇上畢竟是皇上,皇權威嚴,長此以往,終究要落人口舌。
史鶯鶯斜眼睨他,認死理象誰?可不象你麼?
杜長風有點訕訕的,知道她指的是以前他和白千帆那段,你這人真沒意思,早八百年前的事了,現在還拿出來說。說完,負著手慢悠悠跨出門去。有一段時間,夫妻兩個都不提那檔子事,但自從皇帝心裡那根刺徹底拔掉了,史鶯鶯也就不顧忌了,沒人的時侯,總愛拿那事調侃他,弄得他哭笑不得,說不過,只好避開。
宮裡的生意,如今都交給史芃芃去跑,但凡來了新鮮玩意兒,史鶯鶯就讓她往宮裡送,皇后娘娘的生意最好做,只要她喜歡,甭管多貴,皇帝都捨得掏錢,但是皇后娘娘心疼白花花的銀兩,厚著臉皮跟史芃芃討價還價。
史芃芃回來告訴史鶯鶯,史鶯鶯一點也不意外,說,娘娘倒底是在烏水鎮賣過泥鰍的,自己做過小買賣,知道掙錢的辛苦,她砍價,你也甭含糊,你爹官做得夠大了,不需要咱們再替他暗地裡張羅,還價歸還價,總得讓自己有些賺頭。
史芃芃說,孃親放心,既然娘娘愛還價,我便高開一些,等娘娘還下來,還是咱們預定的價格,該咱們賺的一文也不會少。
史鶯鶯讚賞的朝她豎大姆指,不愧是孃的親閨女,這麼幹就對了。咱們是生意人,生意場上只管買賣,不管交情,天王老子的面子也不給。
史芃芃聽著只是笑,若是不知情的人聽到史鶯鶯的話,只怕以為她孃親是個鑽錢眼子六親不認的,她卻知道,孃親取財有道,和謝靖宇那種人不同,孃親愛做生意,把生意當養家餬口的活計,在生意的範籌裡把活計做好,是史鶯鶯的準則。但她不會為了錢黑了心腸,相反,正因為百姓們信任她,願意多幫襯,史家商號的生意才會越來越紅火。
賺了錢,史鶯鶯從來不會忘了老百姓,總是拿出錢來做善事,謝靖宇布粥是為了他齷鹺的目的,史家商號布粥,卻是實打實的救濟老百姓,發饅頭,煮粥,用的都不是陳米,而是當年的新米。她還拿錢出來開辦學堂,請有賢德的先生給讀不起書的孩子啟蒙。史鶯鶯在臨安城做生意很出名,人品也是有口碑的。
史芃芃從小以孃親為楷模,立志要做孃親那樣有品德又厲害的生意人。
書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