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是這種高難度的鋼琴曲!
洪塵居然還會彈鋼琴,而且彈得這麼好?
群演們看著他,目光中開始有幾分不可思議,隨即就變得陶醉起來。
這也很符合拍攝的這一幕。
拍攝郵輪上的戲份,有兩條線。一條就是拍攝洪塵無與倫比的鋼琴技巧,另一條就是透過馬克的角度來側面展示洪塵的性格。
遊輪再一次停靠在米國的碼頭,做著米國夢的窮人們扛著行李興奮的叫嚷著,下了船。
馬克和洪塵在欄杆上,望著下方人頭攢動,馬克問道:
“你為什麼不去陸地呢?憑你的能力,你能掙很多錢?買到大房子,娶一個漂亮的老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在船上盪來盪去一輩子。”
“你為什麼不願意離開這艘船,哪怕只是一次。”
聽到他的話,洪塵看了一眼大海,目光變得深邃。
他想了想說道:“為什麼......我覺得現在的人浪費了太多時間在問為什麼。”
“冬天來了,你們渴望夏天;夏天來了,你們又擔心冬天再來。”
“所以,你們總是不厭倦旅行,總是要去追求遠方。”
“我覺得那不適合我。”
兩個人都沒有說什麼,似乎都在思考。
這個問題,直到最後都有觀眾在問,那就是1900為什麼不願意下船。
實際上,答案很簡單。
我們的陸地就是他的海洋。
對我們來說,沒有人願意離開陸地,一生漂泊在海上。
對他來說也一樣,這艘船,這片海,就是他的歸屬。
也正如劇中洪塵說的:“陸地上路那麼多,無去無從。”
洪塵擁有著藝術家的天分和詩人的獨孤。
他風度翩翩、氣度不凡、不染世俗,同樣,他也不諳世事。
他聰慧的頭腦、剔透的眼睛可以看清楚很多事情。
他在彈奏的時候,馬克會問他在想些什麼。
洪塵會告訴他自己腦海裡的畫面:倫敦的街道,鋪滿了白雪,無數的大象在其中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