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的死的時候,屍體旁邊都有旅店的房牌號,從10號、9號、8號,就這麼按照順序一個一個被謀殺。
這也是影片標題的由來。
剩下的人的衝突越來越強烈。
最終,洪塵忽然被人搖醒,等他清醒的時候,發現自己正在被審判。
心理醫生告訴了他真相,他只是這具身體主人的一個人格,他的體內有一個殺人犯人格,在現實中殺了六個人。
只要洪塵能夠殺死殺人犯人格,那麼他就不用被執行死刑。
最終的結局,洪塵在和殺人犯人格,也就是那個假警察相互槍擊中,同歸於盡了。
他們兩個人的號碼牌,分別是2號和3號。
至此,只有1號女主阿曼達活了下來。
因為1號女主是善良的人格,也是心理醫生一直希望能留下的人格。
但是影片到此,並沒有結束,最終的結局,讓人身體發冷。
那就是最初一家三口中,那個小男孩並沒有死,所有的人都是他殺的。
他是0號人格。
影片中心理醫生一直在說,罪犯有10種人格,因為他一直沒有發現第11個人格——小男孩人格。
這個人格,是個略帶自閉的沉默殺後,他幾乎不說話,也沒和心理醫生溝透過,所以,被心理醫生忽略了。
故事的結局,並不是心理醫生的治療把罪犯變成了一個好人,相反,他反而讓這個罪犯衝破了所有道德束縛和良心底線,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
小男孩活下來了。
在押運車上,只剩下一個人格的罪犯,也將一直嘗試著治癒他、一直為他脫罪的心理醫生,殺死。
至此,電影才結束。
全片疑雲重重,至少進行了六次反轉。
第一次他們以為嫌犯是殺人犯人格,然後嫌犯死了。第二次以為旅館老闆是,後來旅館老闆洗白了。第三次他們以為是小男孩,但是小男孩在爆炸中死亡,當然後面會交代實際上是小男孩詐死,這也反映出這個人格的陰險。
第四次就是影片的高潮,那就是“人格揭示”,表明汽車旅館是虛擬世界。
第五次就是以為假警察是殺人犯人格,但是馬上又被洪塵幹掉了。
直到第六次,最經典的結尾反轉,小男孩把回到果園的女主殺死。
這部電影反轉十分密集,但是沒有留下任何漏洞,而且從一開始有多處伏筆暗示旅館是虛擬世界。
所以,才造就這部電電影是影史經典。
顏池也很擅長營造懸疑詭異的氛圍,可以說,這部電影拍出來,將會又是燒腦懸疑片的一大經典之作!
紅塵傳媒也由此徹底在米國市場站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