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戰狼2》、《湄公河行動》上映,觀眾們驚呼:我X,華夏還能拍出這樣的電影?
《我不是藥神》上映,觀眾激動的一把眼淚一把電影票,我們華夏總算是有優秀的現實主義電影了!
如今,《流量地球》來了!
科幻特效電影,我們也有了!
華夏的觀眾,終於醒了過來,“質量時代”,真的來臨!
而觀眾之所以這麼興奮的原因,實際上也很簡單。
“因為我們想看到下一部這樣的電影!”
《流浪地球》並不完美,但是為華夏科幻電影起了個頭,一部成功,就會有十部,十部成功,就會有一百部!
而且,除此之外,《流浪地球》真正宣揚的核心,是華夏的文化。
地球遭遇危機,按照好萊塢的個人英雄主義類的電影,會發生什麼?
當然是英雄出現,拯救地球!
如果是災難類的片子,要麼最後的結局就是人類忙裡忙外,地球還是毀滅了,要麼就是災難被終結。
只有華夏的片子,才會有一種“鄉土情結”。
那就是太陽要爆炸,我們不能捨棄我們的地球,我們要帶著地球一起離開!
之後的劇情更是如此,杭州地下城岩漿倒灌,主角團去營救。就在觀眾以為主角團會天神下凡一般,拯救杭州。
結果,沒2分鐘就直接告訴觀眾,杭州沒了,人一個沒跑。
之後,主角團又經歷了什麼,在衛星上的劉培強又經歷了什麼?
前者聯合世界各國,一起拯救地球。後者在馬卡羅夫捨命幫助下,才進入到控制室中。
好萊塢的電影風格,會告訴觀眾,正府不可信,拯救要靠自己,靠某個英雄,
但是華夏的電影告訴大家:拯救所有人的方式,那就是所有人都參與才能拯救自己。就算10萬、20萬甚至150萬人犧牲了正,只要35億人能活下來,就代表著希望。
這是華夏的文化輸出,有著華夏獨特的文化魅力。
網友們被這種魅力感動到了,一刷、二刷、三刷,甚至有人發了一條自己五刷《流浪地球》的微博,獲得無數網友點贊。
這部電影徹底火了。
首日票房破3億,貓眼預測總票房不斷攀升,沒幾天,貓眼最終預測的票房就達到了51億!
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
反觀《浦東堡壘》,上映之後口碑、票房、排片率都是一路下架,最終的預測總票房只有1.7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