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的訊息,看來這部電影有麻煩了,很明顯有人在搞你們。”顏池聲音聽上去有些嚴肅。
“搞我們?誰啊?”聽到顏池的訊息,洪塵聲音也是沉了下來。
“具體的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和你同期的某一部電影在做這件事。惡意競爭這種事情,你又不是不瞭解。”
“惡意競爭。”聞言,洪塵的臉色沉了下來。
惡意競爭,在這個行業太普遍了。
說白了,就是為了讓自己的電影更賣座,有些製片方會透過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肆意詆譭抹黑別人的電影。
甚至不惜讓其他人的電影打上“爛片”的標籤。
惡意競爭最常見的手段,是刷評分。就是僱傭大量水軍去貓眼、淘票票刷評分、刷評論,給觀眾營造一種這是一部很爛的電影的錯覺。
觀眾往往看一部電影之前,都會看看評分和評論,這種操作,無疑會讓電影的票房斷崖式下跌。
惡性競爭攻擊的手段多樣,噴劇情、噴人設、噴演技、噴小鮮肉......
而且觀眾很容易被帶進去,覺得大家都這麼認為,他就也這麼認為。
畢竟,有一部分觀眾並不是特別理智。別人說這是爛片,他也認為這就是爛片,否則擔心別人說自己的審美太低階。
其實有些片子,真不能定義為“爛片”,畢竟喜歡的人也很多。
當然,也有很多理智的觀眾,不會聽別人胡亂的議論,有主見,自己認為好就是好,別人說這是不是爛片,和我沒關係。
地方上有相關的規矩明令禁止惡意競爭的行為。
但是市場是由人監管的,總會有人為達成目的不擇手段。
電影之間有競爭是正常的,比如去年春節檔,《唐人街探案》和四部大製作的電影同臺競技,大家各顯神通。
這個時候,各家更多是透過短影片、廣告等宣傳自己的電影,不斷吸引粉絲,以此獲得更高的人氣。
這是良性競爭。
而惡性競爭的情況就很複雜,兩部電影的製片方掐起來的事情也不少見。
“同期的電影一共兩部,一部《逐夢音樂圈》,一部是《九層妖塔》,會是哪一部呢?”洪塵疑惑起來。
遇到這種情況,很麻煩。
因為對方擺明了就是要搞你,已經明著撕破臉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