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其他雜質。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這兩個多月下來,幾位主演來到片場從來不帶稿子,因為他們早就把臺詞記在心裡。
對臺詞的時候,圍坐在一起,張口就來。
不時的還相互幫助,說這段怎麼演才好,怎麼演才有效果。
而有些劇組,先不說演員拿著劇本現場背記,有些大牌演員都不用背臺詞,裝模作樣的念個“12345”,就算完事,反正後期也有配音。
這是演員的態度問題。
好的演員可以相互促進,而刷大牌的演員只會讓整個劇組的氛圍都變得詭異起來。
後面剩的戲不太多,洪塵這幾天就待在劇組裡。
“你們說,這部電影的票房會怎麼樣?”拍攝的時候,王軍笑著問道。
此時此刻劇組正在拍徐正最後的戲份,王軍、洪塵,還有牧師、舞女和假藥飯的扮演者正在閒聊。
這個話題實際上有些沉重。
畢竟這部電影的題材並不熱門,所以將來的票房未必會很好。
“應該不會差。”洪塵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這部電影各方面都很出色,我相信會受到觀眾的歡迎。”
“是啊,這個劇組是我拍的最過癮的一個劇組,大家追求質量,效果肯定不會差。”
“不錯,現在是流量時代,但是質量從來都有市場。只不過用流量的方式賺錢簡單一些,所以好片才越來越少。”
大家紛紛議論起來。
好電影和爛片,就如良幣和劣幣。
劣幣驅除良幣,在市場上並不少見。
劣幣造價低,賺錢快,雖然賺的少,但是不用像良幣費那麼大功夫。
但是如果良幣的市場被人們認可,獲得更大的價值的時候,社會風向就會發生變化。
劣幣驅逐良幣,但良幣拯救市場!
市場需要良幣。
又過了幾天,《我不是藥神》最後的收尾工作結束。這部電影歷時三個多月的拍攝,終於殺青!
因為不需要特效,後期的剪輯工作不會很複雜,所以只需要一個月,這部電影就會正式上映。
大家心裡也在沉思。
到時候,等待著這部電影的,會是什麼樣的未來。
這部電影,會被市場認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