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李白》熱映,票房絲毫沒有疲軟的痕跡,穩步上升。
僅僅是一週時間,票房已經累計達到4.3億。
照這個趨勢,這部電影肯定也是大賺。甚至因為同期沒什麼競爭對手的原因,還能賺不少。
千達影業的投資人丁猛,當時作為選角評委,力推王飛羽主演李白,此刻格外後悔。
因為他,千達的投資降低到三分之一,少賺了很多錢。
他覺得不太對勁。
洪塵並不是流量明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票房號召力?
或許不是因為洪塵個人的原因,而是因為《李白》這部電影整體的質量過硬?
難道說,現在大眾的口味變了?開始由流量向質量轉變?
丁猛回憶了一下,忽然一驚。
幾年前能取得票房的是什麼樣的電影,《小時代》這種風格,靠流量打造。
因為去看電影的往往都是追星族,而且女性居多,男性更多隻是陪女朋友看,決定權在女性手裡。
那時候年輕女性更喜歡這種電影,製片人也只有拍這樣的電影才有市場。
而現在隨著生活水平漸漸提高,看電影成為了一種很普遍的消遣方式。
人們開始注重電影的質量,也願意為電影的質量買單。
這對於投資方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大趨勢。
丁猛想了想,還是決定不多說什麼。上面領導都沒有發話,他一個小角色還是跑腿就好了。
洪塵這邊,只要《李白》電影能盈利,他就滿足了。
因為如果電影失利,主演很容易背鍋,被噴成狗,然後成為票房毒藥,面臨再也拍不到戲的窘境。
還有一週休息時間,洪塵回了趟家,看望了一趟父母。
他的家鄉在大同,一個離京都不遠的小城市,經歷一任偉大的市長改變後如今環境非常好,很適合養老。
他本來想接他的父母去京都,但二老不習慣大城市,就也沒過去。
洪塵給他們留了五百萬,給他們買房買車,二老都很高興,辛苦了大半輩子,也算是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後,洪塵按照檔期,又直奔江浙電視臺,準備參加下一輪《我就是演員》的比拼。
僅僅是兩週時間,此時此刻,洪塵的身價完全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