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馬淳將軍人馬出上庸大捷,現正在籌措糧草準備繼續進兵。”
“報,張紹和趙統將軍的人馬已經出祁山,與曹魏人馬數次交兵,正在迅速推進,已經兵臨渭水。”
“報,江東的陸抗將軍人馬出樊城,屢次打敗曹魏人馬,江東後援人馬正在趕去增援的路上。”
接連不斷的戰報送進宮中的怡心殿。
此時,劉永正在怡心殿中與群臣議事,聞報大喜。
“先帝壯志未酬,飲恨於白帝城。如今,朕仍然以蜀吳聯合為基石,誓要打破這三足鼎立的局面,還我大好漢室疆土。”劉永大笑道,“傳朕旨意,要董麒將軍點兵,朕此番御駕親征,一定要與眾位將軍會兵於洛陽城下,生擒司馬炎那廝。”
“陛下且慢。”虞礁的聲音從眾人中傳來。
劉永看向了虞礁。
“虞礁大人有何話說?”
虞礁躬身來到臺階下面。
“微臣以為,江東陸抗非等閒之輩,此人既然已經出兵樊城,且節節取勝,其勢不可擋也,陛下還需使人嚴密監視,以防此人首先到達洛陽,反而對我蜀中不利。”虞礁說道。
劉永點了點頭。
“依虞礁大人之見,朕要如何行事?”
“微臣覺得,陛下應要董麒將軍首先兵至白帝城,假借助陸抗名義,實則隨時監視其動向,若是此人進兵過於迅速,超出我蜀軍,即可要董麒將軍設法遲滯其速度,以保證我蜀軍攻克洛陽。事成之後,陛下與吳主是和是戰,再另行商議。若戰,董麒將軍人馬正可阻擋陸抗回兵救援建鄴。陛下則從成都起兵,一舉取下整個江東。”虞礁說道。
群臣紛紛點頭,表示對虞礁這番話的贊同。
“依虞礁大人之言,朕可按兵不動,只待我蜀軍佔據洛陽之後,便起兵攻吳?”劉永問道。
“微臣正是此意。”虞礁回答。
劉永的目光在虞礁的臉上凝注了很久,似乎在思索,隨後,忽然拍了一下面前的龍案。
“虞礁大人此言差矣。”劉永說道,“想我蜀吳聯盟,意在清除竊取我大漢疆土的逆賊,還我黎民百姓一片淨土。豈能國賊未除,而我兩方先要相互猜忌,內部動盪?董麒將軍若是陳兵於白帝城,必然引起陸抗懷疑,進而使得他不思進兵,反而時時要提防我蜀軍,豈不要影響我興漢大計。而且,若朕首先反目以對盟友,此事乃小人所不齒也。此等事情,朕斷不可為。”
劉永的話音剛落,虞礁忽然翹起一根大拇指。
“陛下休要動怒。”虞礁哈哈大笑道,“微臣近日聽聞我京城中屢有傳言,言道陛下乃是一位可患難不可共富貴之人。微臣深知陛下為人,為掩眾人之口,故而特意在此大殿之上以言語試之,也好要我蜀中之人知曉陛下人品之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