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訥點點頭,便道:“宰輔出現新人是早晚的事,其中廣州都督宋璟一直是姚崇想要提拔的人,在我看來此人也是才俊,宋璟曾經也是宰臣,只不過因為事端被貶於外地而已。”
說到這裡,下人便將熱粥端了上來,三人面前的三碗熱粥直冒熱氣,陸崢先嚐了一口,又道:“這粥不錯啊。”
薛訥道:“那是肯定的,我熬好一會兒,這其中用料都是仿照宮廷中的。”
三人喝著粥,隔了一會兒,陸崢又道:“今日就是忘了劉大遠的事了,我看大遠兄弟跟我在洛陽幹了那久,卻如今還是連什麼身份沒有,這也不是個辦法。”
劉大遠立馬放下碗,走到堂前半跪著道:“陸長史對我有提攜之恩,我豈敢求官,陸長史若是為我求官,也不是輕鬆就能求來的,所以我看這事還是再從長計議。”
陸崢知道劉大遠為人赤膽忠心,便扶起他後,也不在說什麼了。不過陸崢明白扶持劉大遠也是早晚的事,與自己同經世事變化,也頗有功勞,怎麼能讓他布衣一生。
薛訥覺得劉大遠也是襄助陸崢的第一人,便又道:“劉大遠兄弟有些不慕官職,我們也不必強求。且等劉大遠兄弟再次立功,再請封賞也不遲。”
陸崢此時坐下翻著書札,俄而又對著薛訥道:“這書札上的人名我已經都看過了,官吏或升或降,上面基本上可以認定。”
對於薛訥來說,這官吏升降自己也沒有什麼看法與見解,陸崢要說他只能是隨意聽聽即可,所以陸崢將書札遞給他時,薛訥沒有接。
反而薛訥道:“陸崢,這些本是陛下交給你的差事,我看你與姚相一起談更好,我是萬萬不能參與的,我要是參與便是逾職了。”
陸崢看薛訥如此小心,便也不強迫了,其實薛訥說得對,自己受皇命所託,可是絕對不能在此事上有什麼差池。這給外人透露訊息本就是不應該的。
想到此處,陸崢又將書札看了一遍,上面個個名字都決定著政局的發展,不過最耀眼的名字無非是宋璟。宋璟在陸崢眼裡是個能臣,不過他也是個直臣,陸崢懷疑他會雷厲風行地革新政局,相比姚崇,他更為耿直。
不過再轉念一想,宋璟也不會推倒姚崇的所有施政方針,只會按照姚崇既定的政策來施行。
陸崢想到此處,心中又舒展了一下,對於我朝未來他此時信心滿滿,不論姚崇或宋璟為相,大唐都將是清明之邦。
此時陸崢放下書札,走出簷下,看著晴空萬里,不過這已是午後,馬上就日落西山了。明日便要去中書省辦差,決定所有官吏的升遷降職,這裡面說不定又會得罪許多有背景的官吏,而李隆基給陸崢傳達的意思是絕不能徇私舞弊。
此時劉大遠走了出來,又對著陸崢道:“陸長史在想什麼?”
陸崢回首道:“我是在擔心此事其中又有些貓膩,所以我看姚相這下難為了。”
劉大遠道:“陸長史是說有人在其中賄賂姚相併且暗箱操作一番?”
陸崢又道:“這次擢拔官吏必定是天賜良機,許多的朝中大臣都想培養心腹,會從此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