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中國大紡歌> 第6章、藝術殿堂,薰陶澤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章、藝術殿堂,薰陶澤濤

第6章、藝術殿堂,薰陶澤濤

雷鳴的判斷一點都沒錯,羅蘭第二天雖然照例和方澤濤及其室友們在一起輕鬆、甜蜜地吃過午飯和晚飯,但在晚飯後卻以要看昨天同學們的素描寫真和攝影為由,把方澤濤拉到美術系教學樓。

羅蘭指著一樓櫥窗裡展出的自己和方澤濤兩人在食堂一起吃飯的素描寫真和攝影照片給方澤濤進行藝術美學的講解,方澤濤驚喜地讚歎素描和照片的意境顯得非常優美、協調、和諧!並由衷地感激羅蘭已經將自己帶入了一個令人陶醉的藝術殿堂!

兩人沿著櫥窗繼續瀏覽著,方澤濤在幾張羅蘭及其同學乘坐飛機的照片前停下,羅蘭趕緊自豪地介紹說:“我們班5月份曾經去廣州等地進行課程實習,順便為一些廠家設計產品的造型、圖案和包裝方案,廠家也因此付了我們一些報酬,於是我們就用這些報酬乘飛機繼續實習和旅遊。我們把這趟實習旅程自稱為‘遊學!’”

方澤濤羨慕地說:“沒想到你們美術系大三年級就能夠提前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參與國家的經濟建設並獲得報酬,真羨慕你們!也不知道我們學紡織的何時才能夠立足於社會,並獨當一面挑大樑!”

羅蘭趕緊安慰方澤濤說:“美術系和紡織系的專業性質不同,你們紡織專業是多工序的社會化協作生產,需要多人、多工序、多部門協作配合,才能使用棉花、羊毛、蠶絲、苧麻、化纖等紡織生產原材料,並動用紡織機器裝置加工後,才能生產出半成品、成品直至銷售給消費者並實現經濟效益,因此等到你們畢業參加工作後,也會很快成為工作上的專業骨幹。而我們美術專業相對來講屬於自由職業,靠一支畫筆、一堆顏料就能設計出產品,所以工作比較容易開展並且還能早出成果和經濟效益!”

方澤濤驚喜地問羅蘭:“想不到蘭姐對我們紡織專業怎麼會如此瞭解、精通呀?!”

羅蘭不無自豪地說:“我剛剛請教過王大宏,於是現在就對你現炒現賣了!”惹得方澤濤忍俊不禁地笑著回答說:“王大宏巴不得要拍你這個宣傳部長的馬屁呢,昨晚雷鳴為他在食堂讓座位給你這件事,還這樣罵過他馬屁精!”

羅蘭聽罷收住笑容,臉上掠過一絲落寞,低沉地說道:“我還真有點對不住雷鳴!但是長痛不如短痛,人有時是需要在失落、痛苦中才能成長的!”方澤濤聽罷默默地點點頭。

不知不覺中,羅蘭又領著方澤濤走進了展覽櫥窗旁邊的美術系創作室,靠創作室後牆根的幾十尊教學用雕塑模型頓時映入眼簾,但是當方澤濤在看到有十幾名美術系的同學正在對著講臺上的兩尊雕塑畫素描或捏泥塑時,就下意識地趕緊退出創作室前門,隨後又被羅蘭使勁地拉回創作室。

這時創作室的十幾名男、女生開玩笑地對方澤濤說:“你這個大英雄在太湖中救下羅蘭時,不是挺勇敢的麼?怎麼現在就嚇得想臨陣脫逃?我們又不會吃了你,你怕什麼呀?你方澤濤的膽子不至於這麼小吧?!”

方澤濤靦腆地和大家打過招呼,就順從地跟著羅蘭來到講臺前。羅蘭指著講臺上的兩尊雕塑對方澤濤介紹說:“這裡的雕塑好多都是出自世界著名的藝術家之手!比如說這一尊《擲鐵餅者》的全裸體雕塑,就是出自約公元前450年的希臘雕刻家米隆之手,它取材於希臘現實生活中的體育競技活動,是雕刻家從實際生活中觀察後得出來的真實形象,刻畫的是一名強健的男子,在擲鐵餅過程中具有表現張力的瞬間。雕塑選擇的鐵餅擺回到最高點、即將丟擲的一剎那,有著強烈的‘引而不發’的吸引力。雖然這是一件靜止的雕塑,但藝術家把握住了從一種狀態轉換到另一種狀態的關鍵環節,達到了使觀眾心理上獲得‘運動感’的效果,並因此成為後世藝術創作的典範!”。

羅蘭看到方澤濤已經完全沉醉於《擲鐵餅者》雕塑的藝術魅力,於是就話鋒一轉地對方澤濤繼續說道:“你看這個‘擲鐵餅者’身上的肌肉、線條和引而待發的爆發瞬間,多麼像我們現實生活中,在運動場上縱橫馳騁的你方澤濤本人!因此,你覺得美不美?!”

方澤濤讚歎地回答說:“當然美!美極了!美得震撼!美不勝收!”

羅蘭又接過話頭繼續介紹說:“還有更美的都在這裡!比如這另一尊《思想者》的雕塑是法國著名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於1880年創作的不朽作品!其原作現藏於法國巴黎博物館。該作品將思想者深刻的精神內涵與完整的人物塑造融於一體。雕塑中的思想巨人全身赤裸,腰身微弓,左手在左膝上自然放置,左腿支撐著右臂,右手託在有著凌厲線條的下巴雕像上,握緊的拳頭用力地頂在嘴唇上,本身就十分健美的肌肉此時更是緊張地隆起,露出飽滿的線條。他神態莊嚴肅穆,似乎在審視著宇宙中的一切!《思想者》雕塑中的這個巨人彎著腰,屈著膝,右手託著下頜,在靜靜的思考著人類整體發展的艱難和所經歷的各種苦難,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有力的拳頭觸及著厚厚的、乾裂的嘴唇的姿態,透過對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藝術處理,生動地表現出來他那種沉靜、沉重、沉凝的神態,賦予了思想者本身所具有的重量感、體積感和沉穩厚重的獨特魅力!”

羅蘭出神入化的講解使得方澤濤跟隨著陷入了沉思和陶醉之中,他深有感觸地對羅蘭說:“其實我也經常像這尊《思想者》的雕像一樣,一個人獨自坐在那兒靜靜地思考,所以看到這尊雕像,我有了一種身臨其境的親切感!”

羅蘭趁機對方澤濤說道:“你說得一點都沒錯!現在,你已經成為了我心目中揮之不去的擲鐵餅者和思想者!既然你已經感到《擲鐵餅者》和《思想者》的雕塑很美,那麼我再次請求你給我們當裸體模特,讓我們畫素描、做雕塑,你願意嗎?”

方澤濤不好意思的低聲回答說:“我願意!”

羅蘭高興地捶了捶方澤濤的胸肌調侃道:“前幾天在太湖游泳時,你還說打死也不當裸體模特,沒想到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麼快就改變觀念,願意當我們的裸體模特了,我為你的進步感到高興!”

方澤濤接過話頭認真地回答說:“不過我可是僅僅有條件的答應,**可以,但像《擲鐵餅者》和《思想者》這樣的全裸模特,就是打死我也堅決不幹!”

眾人聽罷頓時鬨堂大笑,並紛紛要求方澤濤給他們當裸體模特。

這時羅蘭虎著臉對大家說:“方澤濤現在只能給我當專屬模特,概不外借!我要是讓他來給你們當模特,看看你們這幾個姐們現在的眼神,都恨不得要把他吃的只剩骨架啦!”

眾人聽罷,紛紛鬨笑著調侃羅蘭說:“你這是金窩藏美男,獨自享用,太不夠風格啦!”

在大家的調侃聲中,方澤濤紅著臉趕緊拉著羅蘭,朝著創作室的後門走去準備逃離!但路過後牆根的幾十尊教學用的雕塑時,羅蘭又特意從中精心挑選出一尊男女裸體激情擁抱接吻的雕塑,大大方方地對方澤濤講解說:“這尊雕像同樣是出自法國雕塑大師羅丹的名作《吻》,因此也被後人稱之為‘羅丹之吻’!它被創作於1884至1886年,其原作現藏於法國巴黎羅丹美術館。《吻》雕塑取材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人但丁的《神曲》裡,所描寫的弗朗切斯卡與保羅這一對情侶的愛情悲劇。羅丹取用這一題材,以更加坦蕩的形式,塑造了兩個不顧一切世俗誹謗的情侶,在幽會中熱烈接吻的瞬間,曾經被誤解為色情作品。這件《吻》雕塑把雙人座像的下半部納入大理石整體之中,避免了腳的繁瑣而加強了坐像的整體感,以極為古典的寫實手法雕刻而成。他們起伏、細膩、優雅的肌體和姿態,引起了極為生動的光影效果,彷彿其內在的青春熱情與生命,正憑藉這些光影在閃爍。當我們望著這生動眩目的傑作時,每一個人都不得不為之激動,即生命之本源的感動。愛情,本來就是世間萬古不朽的永恆主題,羅丹選取了裸體男女的接吻,這純潔肉體的最初接觸,因而是最動人心絃的。這對受慾望之火燃燒的戀人被放在地獄之門中,表達了作者那永無答案的痛苦和矛盾的思索,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的罪惡是由不可克服的慾望而來,而慾望也可能是由於人類對光明與歡樂的追求而來,因此人類的慾望既可能是罪惡的深淵,也可能是導向人類歡樂和幸福的動力!因此人類的痛苦就是註定不可抗拒的,永無完結的。”

說到這裡,羅蘭捧起方澤濤羞紅的臉認真地說:“其實,男女之間的愛情一定是由於彼此之間相互吸引和共同理想而產生的自然純潔的感情,並沒有腐朽的封建禮教那麼描述的不倫和不堪!光明正大的愛情就應該理直氣壯、坦坦蕩蕩地去勇敢追求,不應該受世俗和其他人為的影響而輕易放棄!”

方澤濤聽罷,羞紅著臉默默地點點頭,表示同意羅蘭的觀點,並拉著羅蘭趕緊‘逃出’創作室的後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