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福建,這是四郎建設起來的。
福建上上下下都感念四郎。
哪怕福建布政使予以本地商人壓力,商人們也不為所動。
福建所有的貨品,還是由燕藩海商來承接。
明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四年正月十三,雄英和采綠就要成婚了。
她肯定要回去。
也不知,四郎會不會回去。
又會不會和大哥談一談這件事?
要知道,其實,大明現在已經有些破壞當初簽訂的條約。
“算了。”朱棣笑著搖頭,“我們的海商,吞不下整個大明的份額,他們現在搞不正當的低價競爭,堅持不了太久,咱們有福建一地,足夠滿足海貿份額了,這些年,咱們生產的生鐵爐子、手搖縫紉機、玻璃製品,大批次向中原銷售,每年賺取的順差也不小,相信,馬上還有腳踏車,這種不需要草料,不需要飼養的出行工具,我相信在大明也會有不小的市場,海商貿的生意足夠了,順差也足夠了……”
“賺的太多,只會讓人更眼紅咱們。”
徐妙雲點點頭。
朱棣撩起側面簾子,透過側窗玻璃,向外面看去……
稻子已經成熟。
農民用騾子,牽引著一架小巧畜力割稻機,走過後,一排排割倒的稻子整齊排列,後面,一群女人一邊嬉笑聊天,一邊麻利的捆稻子。
這種畜力割稻機,是百姓自行發明的。
一個鄉土村社,秋收時節,只要有這樣幾臺畜力割稻機,少數幾個人,就能管理數百畝農田。
其他人,就能做其他事情。
糧食產量年年豐收。
現在都吃不完。
每年,都要往中原販運不少稻米。
“停車!”
籲!
親自駕車的毛老六聽到喊聲,勒馬停下來。
朱棣推開側門,走了下去。
“王爺!”
“真是王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