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兩小,跟在朱標的視察隊伍後,往前走。
來到緊鄰工業區不遠,坐落在秦淮河碼頭的一處院落外。
院子外面,排著長長的隊伍,有單獨的青壯、有攜家帶口的。
院落大門左側的柱子上,掛著一塊牌子,上書:燕藩遷民辦事處。
朱標看著熱鬧的排隊景象。
身後很多官員臉色變得難堪。
朱標詢問:“今年,金陵這處遷民辦事處,不包含朝廷動員的無地百姓,自願主動的百姓有多少人?”
方孝孺看看左右同僚,知道的也全都臉色難堪不說話,微微向前一步,作揖:“稟太子,臣前幾天曾來這裡瞭解過,據辦事處人員介紹,自發性遷民,大約有一千人,幾乎有八成,就是金陵本地的百姓……”
金陵雖然是皇城。
身在皇都的百姓,會自豪。
可也有些百姓,並不在乎這些虛的東西,他們更喜歡,全面施行鄉土村社、僱工身股制的燕藩。
認為,燕藩比大明更有前途。
也相信燕王。
所以,變賣城內為數不多的家業,攜老扶幼乘坐往來燕藩和金陵的商船出海。
“太子,臣也瞭解過,各地遷民辦事處,真正活躍的只有三個地方,一個是福建、一個是江浙、一個就是咱們金陵,其他地方,除了朝廷動員,一般情況都很冷清。”
方孝孺看了眼齊泰,想反駁,嘴唇動動,又咽了下去。
他要說的這些話不好聽。
沒必要直接說出來。
私下裡找太子爺,單獨談談。
他認為,大明必須抓緊時間變革。
因為他調查統計過,自發出海的這批人中,很多都是讀過書的!
雖然沒考中功名。
但不是文盲!
他很擔心,未來,考取功名的人,都想出海!
大明再不抓緊時間變革。
或許十幾年後,這種情況就會出現。
甚至更快!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