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時也心動了。
他和藍玉為首的軍中將領一樣,都想盡快完成百萬精銳整編。
反正,大明現在不缺錢。
這幾年,恐怕是朝廷立國以來,最好的幾年。
整個大明境內,鄉土村社建成度達到四成,百姓漸漸富裕。
又加全面放開海貿。
河北、山東江浙等地的海商,雖然沒有可以遠航的大船,但利益驅使下,駕駛小船,往來於高麗、倭國。
尤其是倭國。
據說,現在整個倭國都殺瘋了。
老四支援的五個倭人在倭國搞鄉土村社、僱工身股制受到倭國精英層的尖銳反擊。
視為異端。
打入五個倭人統治範圍後,凡事搞鄉土村社的普通倭人百姓,也被視為異端,統統殺了。
對方似乎秉承著,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製造問題之人的理念。
誓要透過肉體消滅的方式,徹底產出鄉土村社、僱工身股制這套理念。
而以大野五郎為首的五個倭人也爭鋒相對。
打出去,凡事精英層全都殺了!
據說,搞得十分極端,完全喪失了中庸之道。
倭國的情況,也無疑驗證了他推行鄉土村社,而明面上否定僱工身股制的決定是正確的。
倭國的戰亂,導致倭國需要各種各樣的物資。
於是,倭國的白銀、黃金大量湧入朝廷。
同時還有老四燕藩流入的金幣、銀幣,促使朝廷國庫充盈。
僅僅一年多時間。
朝廷已經由過去,每年幾乎收支平衡,或者略有結餘,變成今年節餘五百萬兩白銀!
所以,朝廷完全有能力支撐外購火銃、火炮,編練新軍。
可這個提議剛被藍玉等人,在朝堂提出來。
就被已經開始參政的雄英斷然否決了。
雄英當時當著父皇、他以及滿朝文武是這樣說的:朝廷的成本雖然高,火銃精美度以及質量是差了點,但並不影響正常使用壽命,如果向四叔購買火銃、火炮,我們就達不到訓練工匠的目的。
對於雄英的建言,父皇表現的極為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