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你們製作這麼多鐵鍋做什麼,要販運回中原售賣嗎?”胡惟庸突然插口詢問。
所有人齊齊看向朱棣。
這麼多鐵鍋販運回中原。
對中原的衝擊十分大。
更主要,這得讓朱四郎賺走多少錢?
他們就是不清楚此處製作鐵鍋的成本,但也判斷,如此大的高爐鍊鐵,鐵鍋的成本一定極其低廉!
朱棣瞥了眼胡惟庸,卻笑著對朱元璋說:“父皇,這批鐵鍋,孩兒準備發放給將來呂宋治下百姓,收攏民心的同時,以此為報酬,換取呂宋百姓,為新朝有償徭役,建設新朝,未來,呂宋要建設官道、孩兒的王宮、農田水利等等……”
這個時代。
中原的鐵鍋。
那就和後世的晶片一樣。
屬於卡脖子技術。
歷史上,朝廷就靠著卡住鐵鍋,就能讓草原人,連煮飯的鍋也沒有。
不光草原。
大明周邊倭國、呂宋這些地方,做飯用的鍋一直都是硬通貨。
一口廉價鐵鍋。
足以穩定民心,讓呂宋百姓,歡天喜地的服徭役,建設呂宋了。
反正,這種鐵鍋,對於東番來說,簡直不要太容易了。
一爐生鐵水,一兩噸,就能煉製數百隻,上千只鐵鍋。
而為了給朝廷製造點震撼,又增加了幾座高爐。
總共八座高爐。
產能也沒處用。
唯一的難處,就是鐵礦石。
不過,這玩意兒,周圍的占城、南朝十分歡迎他的海船去購買。
那些王族,到處以各種罪名抓青壯,然後扔到礦山內採鐵礦。
搞得天怒人怨同時。
每年從他這裡換取大量絲綢,陶瓷製品,滿足其窮奢極欲。
他也樂的如此。
他在等,占城、南朝民怨沸騰的時候,便可乘機出兵,救民於水火,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