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野業子為首的倭國諸侯,總計從徐福省帶走了將近百萬人口!
海運過程中,病死,海難死亡就超過一成。
其實,按道理,沿途可以在高麗、琉球、蓬萊、燕京、婆羅洲等地停靠休整。
並且有著完善的轉運路線和補給點,不應該死亡這麼多人。
至少,這些年,燕華從大明陸陸續續遷徙百姓,病死的只有幾百例。
主要是相繼發生的海難中,死傷最大。
可也只有一千多人。
倭國死傷這麼多。
主要原因還是倭國諸侯,不計成本運轉造成的。
按照燕華遷民的條例。
一艘海船一次可以運載五百人。
倭國諸侯,就敢在一艘船內,塞入三倍的人!
一千五百人!
海船幾乎變成沙丁魚罐頭!
隨船的救護隊也沒有。
一旦發生瘟疫,就是整船整船的死。
而一旦發生海難,幾乎也是整船整船,沒有一個倖存。
死亡率不高才怪呢。
……
九十多萬人,分屬七八個勢力。
每個勢力,平均下來,也就十幾萬人口。
這點人口,戰鬥力再強,持久力也終究有限。
為了提升戰鬥力,這群倭國人,竟然為滿足特殊環境,統治需求,挖掘戰爭潛力。
竟然發展出了類似後來,努爾哈赤為首滿清的八旗制度。
所有的倭國人,全民皆兵。
日野業子的幕府勢力,有十八萬人口。
全部編為準軍事力量,老人、孩子、女人留守家中,根據戰功分配數量不等的‘牛馬’。
所謂‘牛馬’其實就是次大陸被征服的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