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不要送了,都回去吧。”
燕京碼頭。
朱棣看著前來送行的文官各部,交代道:“記住,一旦海軍艦隊出發後,備戰所需的經費,一定要暢通無阻的撥付到位……”
雖然他不想打,可萬一呢?
這次他不會再退讓了。
一旦發生擦槍走火事件,就極有可能,小衝突,演變為大戰爭。
至少是一次較大的區域性戰爭。
立足以戰爭,針鋒相對。
那就要做好戰爭準備。
別真打起來,燕華這邊的軍事物資反而跟不上。
由於和倭國諸侯簽訂了租借法案緣故。
這些年,燕華的戰略軍事物資儲備並不充足。
兵工廠生產的軍事物資,三成用於海陸軍日常訓練,一成用以儲備,作為戰略物資。
剩下的四成,都以租借法案的名義,提供給了倭國諸侯。
至於剩下的兩成……
表面上,都賣給了占城、阿瓦王朝、南朝這些周邊國家和政權了。
其實,這些政權除了武裝自己的禁衛軍。
根本捨不得把這種價格昂貴,威力巨大的火器,武裝其政權下,其他軍隊。
這些政權怎麼說呢。
其實已經十分腐朽了。
裝備禁衛軍是維護自身統治。
而其統治下的其他地方軍隊。
如今都十分不穩定。
這些國主,當然不可能把威力巨大的火器裝備給這些地方軍隊。
這一點,這些小國國主。
倒是比滿清末期的統治者更加‘聰明’一些。
同樣。
由於王權直接統帥的禁衛軍,列裝了燕華產精良武器,同時,得到燕華陸軍教官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