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這些年的進步他很清楚。
不光是性格的改變。
就是理論、思想方面,進步也十分大。
不但廣泛涉獵先賢留下的智慧結晶,更透過和老四的關係,讀燕華軍中,教育戰士的那些書籍。
還有燕華經濟研究司研究出的那些理論性東西。
很多人,還只把藍玉當成一個收斂暴力的武夫。
可只有他知道。
藍玉這些年,早已是個具備很高理論性,允文允武的人。
現在讓藍玉出將入相,說實話,藍玉都有資格。
當然,讀燕華書籍,不光藍玉,朝中革新派都在偷偷讀,甚至,以方孝孺為首,還成立了一個讀書會。
主要是湊在一起,分析討論燕華這些新理論。
並且討論,如何與大明的實際結合。
方孝孺等人雖然瞞著保守派。
但對他沒有隱瞞。
每次讀書會結束後,他們的討論內容,都會給他和父皇分別呈送一份。
還會透過專人。
將他們的學習心得,寫成類似邸報的文章。
送到大明疆域內,各地地方革新派堅定分子手中。
“繼續說。”
藍玉深吸一口氣,他也是第一次,在政治上,如此深入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太子,大明和燕華是兩個政權、兩個國家,燕王對陸仲亨進行滅門報復,本質上,這是國與國,政權與政權的對抗……”
這種對抗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而燕王並未對燕華治下的子民,使用這種狠辣手段,同時大明也並不是一個推崇燕華理念的政權……”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以什麼理由,攻擊燕華的理念呢?”
“我們的攻擊,燕王什麼都不要說,不要做,只要對外宣稱一句:燕華國家利益至高無上,燕華人民利益至高無上,燕華的理念,只無條件對燕華治下百姓。有限度對外,一旦燕華的善意,無法得到邦國公平公正的同等對待,燕華為國家利益,百姓利益,可以使用任何手段,捍衛維護國家利益、百姓利益!”
……
方孝孺詫異看著藍玉。
這些年,藍玉和張玉遠在北疆,說實話,他們交流的機會不多。
沒想到,昔日這個動輒紅臉粗脖子的赳赳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