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誠意伯賜座。”
洪武八年,淮西勳貴想要老滑頭死。
所以才有胡惟庸假傳聖旨之事。
胡惟庸想除掉劉伯溫這個浙西派領袖,同時也想借此事,交好淮西將領。
事發後,毛驤很快就把訊息送到了陪都。
雖然憤怒。
但他回來後,也沒有懲處胡惟庸。
一邊是關乎大明穩定的淮西將領,一邊是劉伯溫。
如何決斷並不難。
劉伯溫因此心灰意冷。
洪武九年,又因老四之事,和藍玉等人發生衝突,請辭。
作為彌補,他就同意了。
……
看著劉伯溫謝恩後坐下,朱元璋收斂思緒,笑問:“此番入宮,所為何事?”
‘皇帝為何還能笑得出來?’
劉伯溫微微皺眉。
這次回來,他發現,皇帝的確變了很多。
就如此刻。
換做洪武九年。
他和燕王恐怕已經成皇帝懷疑、猜忌物件了。
甚至,錦衣衛可能已經開始密查。
可現在……
劉伯溫抱拳,“陛下,城內正在議論,朱解元是修改拆借利息律法的始作俑者,此事,絕不是從臣這裡洩露,臣家中,就臣一人知曉……”
他也想不通,這麼隱秘的事情,怎麼會洩露。
如今,民間因此事,把燕王的聲望又一次推高。
而朝堂上,恐怕會有很多人,痛恨燕王。
皇帝就算再喜歡燕王,恐怕也不希望,燕王的聲望,蓋過太子。
而且,皇帝讓他接手督查百官之事,本意就是為燕王分擔怨恨。
如今隨著秘密洩露,分擔怨恨的目的就失敗了。
他可不想讓皇帝誤以為,城中熱議,與他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