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後。
大軍距三峽口六十里。
諸皇子騎馬陪在徐達身邊。
徐達給眾人講述著三峽口的地形地貌,“三峽口,處於陰山東麓,蒙古高原南部中間,剛好形成一道長約十數米,寬約五六米的口子,西邊陰山方向,地形陡峭,又有灌木、樹林為阻,防守方只要派遣少量兵力就能控制三峽口陰山一側……”
……
“東邊的蒙古高原南麓,地形雖然沒有陰山那般陡峭,不過山包連綿起伏,步軍、騎兵雖然可以在這種地形中勉強前進,可隨軍的輜重、大炮卻無法伴隨大軍前進。”
……
“另外,這種連綿起伏的地形,還十分適合北元精銳騎兵打阻擊,對方一定會搶先佔據一個個起伏的制高點,我們派兵,從下而上,付出慘重代價,沖垮北元一道阻擊,翻入山坳,等待我們的就是北元精騎,佔據又一個制高點,從高處猛衝下來的打擊,這種地形很麻煩,如果硬啃,往往要付出極大代價!”
……
朱橚、朱梓等人認真聽著。
朱桂詢問:“泰山,如果咱們就在山腳,用火炮猛轟行嗎?”
他的藩王衛留在後面修建大營,看守帶不走的糧草。
他則跟來了。
這樣的學習機會,豈能放過。
“不行。”譚淵搖頭。
朱橚等人齊齊看向譚淵。
徐達笑著點頭,讓譚淵給眾人講解。
譚淵比劃著說道:“我們的火炮是直射,北元騎兵只要躲藏在山頭北面的坡面,就能躲避火炮,派遣少量觀察哨,一旦我們的騎兵發起衝鋒,他們也可以迅速佔領制高點,王爺把這種戰術,命名為反斜面戰術,王爺說,對付這種反斜面戰術,最好的辦法,就是發明創造一種,能夠曲射的火炮……”
“就像這樣……”
譚淵的手,先挑高後落下,“只有火炮發射炮彈的彈道,是這種形式的,才能把炮彈打到反斜面,如果有這種火炮,遇到敵方使用這種戰術,倒是好打了,炮營排炮打擊反斜面時,騎兵就跟著炮彈往前衝,衝到山包制高點時,炮營停止排炮,騎兵或者步軍猛衝……”
反斜面戰術?
徐達品咂著。
這個名字起得十分生動形象,就算是大字不識一個的低階將領,只要比劃一下,也能理解。
“譚淵,四郎又編寫了新的戰術兵書?”譚淵話落,徐達迫不及待追問。
譚淵含笑搖頭,“魏國公,這是王爺帶著我們回朝途中,在戰船上閒來無事給我們講的。”
“平日裡,在雞籠嶼大營訓練,閒暇時間,王爺也會把軍中排棚以上將領叫到一起,零零散散給大家講一些戰術,主要集中在,新式軍隊的一些戰術,以及如何與騎兵配合,如何與海軍戰船配合,發起登陸等等……”
“就比如,王爺提出,火銃、火炮的運用,未來守城,絕不能只守城牆,應該結合周圍地形地貌,在城外進行防守,迫使攻城方的火炮,無法威脅到城牆,就像此番攻打張北城,一旦女牆牆垛被火炮轟開缺口,對於進攻方登城陷陣來說,太有利了……”
徐達和諸皇子認真聽著。
聽聞譚淵一番話,所有人都明白。
陸軍第一鎮的戰爭思維,絕對早已經把大明軍隊遠遠甩在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