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求不高。
當玉米種植普及天下時。
天下酒水一成來自玉米秸稈就行。
單此,就可以節省出一筆,數額十分龐大的糧食,或許,就可以讓數十萬人能吃上一口飽飯。
“兒臣遵旨!”
……
翌日。
藍玉、沐英、俞同淵、宋濂、方孝孺……
一行人動身啟程。
浩浩蕩蕩的觀摩團隊伍,想低調都低調不了。
百姓議論紛紛。
“觀摩團!俺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叫法。”
“說白了,就是去福建,和燕王取經學習。都要向燕王學習,為什麼還要放燕王離開大明?”
“可不嘛,燕王離開大明,是大明的損失,也是咱們老百姓的損失!”
“俺有些期待,燕王未來領兵回朝,也不知,燕王的私兵是啥樣子?”
……
臨街酒肆。
胡惟庸、李善長師生憑窗而坐,看著觀摩團隊伍,從窗外經過,聽著百姓議論。
經過這兩年調理修養。
胡惟庸已經勉強能走路活動了。
不過,陰陽臉尚未有好轉。
隊伍走遠後,李善長收回視線,見胡惟庸滿臉陰鬱,微微皺眉,勸說道:“據說,江寧那個王老先生是位名醫,對方只是和朱四郎交好,是朱四郎兩個學生的師傅罷了……”
這兩年內。
胡惟庸遍請天下名醫。
可就是避開江寧那個姓王的名醫。
對方可是連藍玉都稱讚不已。
這幾年,藍家人有什麼金陵郎中治不好的病,都派人去江寧請人。
藍玉新納妾室難產,差點要命。
還是王老先生,帶著朱四郎、徐大丫的女學生,蘇春曉救治的。
現在這個蘇春曉姑娘,在朱紫巷比兩年前,督查百官時更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