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希直都不知道。
很明顯,沒取得江寧縣頒發的憑證。
私自用糧食釀酒,這可是大罪!
說話時,夏時敏餘光看向藍玉、沐英。
八叔樂呵呵笑道:“咱們村釀酒不要憑證!”
藍玉、沐英眉頭微挑,因為燕王這層關係,所以土橋村人這麼放肆,無視朝廷綱紀?
“八叔,可不敢瞎說!”夏時敏臉色變了變,忙制止。
他知道鄉親們肯定不是因殿下而放肆。
這些年,村裡開米鋪,一直秉承良心做生意,除了鄉親們本身心不黑,就是不想給殿下抹黑。
“沒瞎說!”蘇六叔從旁邊籮筐抓出一把東西,遞到夏時敏面前,“時敏,你看看,這是糧食嘛?”
藍玉、沐英、方孝孺都湊過去。
像是某種植物秸稈。
經過了發酵,聞著還有一股酒糟味。
“玉米秸稈?”方孝孺狐疑看向蘇六叔。
如今,玉米在江寧已經不算新鮮事物。
江寧的旱地、坡地經常可見。
“對,就是玉米秸稈。”蘇六叔笑著點頭,“俺們去年堆肥時,發現玉米秸稈……”
去歲秋收後,村裡就按照四郎在時,形成的傳統,把牲口吃不了的各種秸稈鍘碎堆肥。
玉米秸稈鍘碎後,大夥兒有其他事,就放置了一天,沒有掩埋。
掩埋時,就聞到有股酒味。
去歲開始,老八就搞來各種酒麴,全村悄悄試驗。
還真能釀出酒。
一百市斤玉米秸稈,能出十市斤酒。
雖然比起糧食釀酒,出酒很低。
可這完全是白來的。
大夥兒無非就是出點力氣。
他們別的沒有,就有一把子力氣!
而且,村裡的玉米秸稈每年都有很多,釀酒後,也不耽誤堆肥。
最終,經過試驗,挑選出一種口味最好的酒麴。
藍玉、沐英都麻木了,看著土橋村村民,樂的合不攏嘴,不約而同冒出一個念頭:是百姓本身就有能力?只是以往沒有發揮空間,還是,土橋村沾了老四的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