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親農民出身,沒什麼見識,富貴了,還保留著那份淳樸,認定燕王做了利民好事,就應該幫助燕王。
官場,哪有這麼簡單。
他因讀過書,考過元朝的秀才。
有幸在元末戰亂中,早早跟隨陛下,才有了現在的地位。
稍有不慎。
葉家的榮華富貴,就會蕩然無存。
陛下終究會老去。
他得選一條,延續富貴的路。
太子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
若他還想將來融入太子系,不被太子系記恨,就不能親近朱四郎。
鄉土村社,其實朱四郎想怎麼搞,他都不在乎。
反正,這並不觸及他的利益。
他大可以學沈仁,既不得罪也不親近,保持距離即可。
可偏偏,朱四郎還肩負剿滅海盜的任務。
這些年,替陛下牧守福建。
他從那些走私的地方豪強手中,拿了太多錢。
他倒是想收手。
可地方豪強們不願收手。
這些人不收手,被朱四郎拿捏住,他也要跟著遭殃。
陛下最恨貪腐。
以他貪腐的數額,一旦被朱四郎查實,恐怕陛下得把他剝皮充草!
他已經回不了頭了。
只能借倭寇海盜之手,滅了朱四郎帶來的親兵。
讓倭寇海盜展現力量,絕了陛下剿滅海盜的念頭。
大明無法兩線作戰。
陛下最大的依仗,就是朱四郎能在福建,透過其智慧,在儘可能少消耗,乃至不耗費朝廷國庫的情況下,對付海盜。
如果朱四郎都在這件事上,狠栽跟頭。
大明很長一段時間,就再也不會動剿滅倭寇的念頭。
就會繼續執行海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