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至、徐輝祖、李漁幾人看著朱棣。
朱棣看看幾人,嚴肅說道:“輝祖身為縣令,就有保土安民之責,我們不能因為對我們有利,就致閩縣百姓不顧。”
就算是士紳,也是閩縣百姓。
大家內部利益爭鬥,用盡手段沒什麼。
但不能為了內部爭鬥,而不顧身上的責任和使命。
為官、為將者。
若真邁出了這一步,遲早會栽大跟頭。
他不齒馮勝。
難道自己也要變成第二個馮勝?
他寧願擊退倭寇海盜,轉過頭來收拾不聽話計程車紳,也不會身為地方父母官,故意假借倭寇之手,為自己除掉障礙。
“輝祖,你記住,不要給自己太多規矩,但有些規矩,絕對不能碰!”
這番話,主要是講給輝祖聽的。
朱棣見徐輝祖鄭重點頭,顯然聽進去了,笑道:“何況,咱們守閩縣,未必就沒有好處,我們來福建,是來推行新政,推行鄉土村社,不是剷除士紳,士紳只是我們推行鄉土村社道路上的困難之一……”
做事情,主要目標不能搞混了。
不然肯定做不成。
推行鄉土村社。
和剷除士紳,完全是兩個不同目的。
“別有用心之人,人為製造的一場災難面前,有人落井下石,有人冷眼旁觀,而我們因身負的責任與義務,站出來,站在災難最前面,帶領所有人渡過了這場災難,你說,災難中的人怎麼看待我們?冷眼旁觀者,怎麼看待我們?落井下石者,又如何看待我們?”
徐輝祖擰眉思索片刻後,笑了,“災難中的人會信服我們,冷眼旁觀者,也會對我們有好感……”
那些冷眼旁觀計程車紳,也要想一想。
往後遇到類似困難時,跟誰走,才最有保障!
或許不會一下子,就轉而支援他們。
可態度會明顯改觀。
也會為未來,留下很多可能。
至於那些設計這場戰禍,落井下石者。
只要他們贏了。
就能向這些人,展示他們的力量。
讓其發自骨子害怕。
反觀,若是他們避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