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忙把摺子遞給朱元璋。
朱元璋反覆看過後,滿意笑了,“咱認為,丘福提議,普通將士佩戴無槓鑲金邊肩標的提議很好。”
“臣也是這麼覺得。”李文忠笑著附和。
他早斷定,只要有利於激發將士效忠之心的建議,陛下一定會採納。
朱元璋看著摺子,略微沉思,說道:“丘福現在是衛指揮使,三道槓已經不合適了。”
“你們大都督府,除了製作滿足丘福衛所有人的肩標外,議一議,更高階別將領的肩標,該如何設計。”
“在丘福麾下將士,返回遼東前,把這件事辦妥。”
“臣遵旨!”
目視李文忠離開,朱元璋又拿起丘福的摺子,看著,唇角泛起笑意,唸叨道:“快半年時間了,前半年都是好事,混球老四要是再能給咱考個秀才回來,那就更好了。”
……
“父親,口技事件的帶頭者,是朱四郎。”
病榻前。
呂氏挺著個大肚子,看著皮包骨頭,宛若干柴的呂本,眼睛紅紅,咬牙說道。
她父親這條命,好不容易才從閻王手中搶回來。
可饒是如此,好好一個人,經此折騰,也不知折了多少陽壽。
咳咳……
呂本一激動,連連咳嗽。
呂氏忙起身,呂本抬手製止:“為父死不了,你肚子裡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好好坐著!”
平緩些情緒後。
呂本鬆垮垮的臉皮,抽搐著,深深凹陷的眼眶內,彷彿有兩團鬼火閃爍,緊盯著呂氏,咬牙詢問:“你是怎麼知道的?”
朝中很多人在調查。
他們呂家也在調查。
圈定的範圍越來越小。
但始終沒有確定這個人到底是誰。
“是前些天,太子爺在女兒寢宮,無意間說漏嘴……”儘管屋內只有父女二人,可呂氏聲音十分低,“太子告誡女兒,不準告訴您……”
“為父明白,為父明白。”呂本點頭。
平緩許久,才鬆開緊緊捏著被單的手,“你回去告訴太子,過幾天,我就去北平。”
“父親你的身體……”
呂本擺手,“若不是要等張榜,親眼見證朱四郎落榜,為父早動身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