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驚喜真的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當初厚恩賜肩標,主要是看重他們的忠心,想不到,能力也不差!
“你們三個也看看。”朱元璋笑著把密奏遞給朱標。
朱樉、朱棡紛紛湊過去。
很快,朱標三兄弟就看完了,朱元璋笑問:“標兒,你來說說,丘福、朱能在錦西、盤山剿滅匪寇,咱為何如此高興?”
嬪妃們全都羨慕看著朱標。
都知道,這是朱元璋的教導,也是考校。
所有皇子中,只有太子爺能得到這種令人嫉妒的愛護。
他們的兒子,永遠也沒這種資格。
朱四郎作為嫡子,就因為喊了句爭儲奪嫡,還不知道真假,就被貶為庶民。
只能在土橋村那麼一個小地方,灰溜溜當農民。
如今過年團圓,也沒資格回來。
朱標略作沉吟,笑道:“丘福、朱能兩場剿匪勝利,看似對付的只是馬匪、散落的殘元潰兵,不過卻為遼東軍事行動,開啟了局面。”
“兒臣看過遼東奏報,每次前線用兵,這些馬匪總會跑出來襲擾後方……”
話中,朱標唇角動了動,隨即搖頭道:“兒臣只能想到這些了。”
其實他還覺得。
丘福、朱能看似只有一個千戶所兵馬。
卻是父皇插入遼東的一顆釘子。
但這裡人多嘴雜,不宜說出來。
畢竟,丘福、朱能作為釘子的作用,是對內不對外的。
人多嘴雜,傳開了,影響不好。
他很贊同父皇此舉。
馮勝這些年,的確有些懈怠了。
一個開國封公的武勳,統帥十幾萬兵馬,盤踞遼東數年。
竟然清剿不盡地盤內的馬匪?
馮勝在遼東這幾年的功績,侮辱了他前面十幾年的成就!
朱元璋從朱標唇角動動的細微動作,就知道,朱標把他的用意全都看明白了,滿意點頭。
“父皇,就憑丘福、朱能為遼東未來軍事行動,闖出新局面,兒臣以為,至少能憑功,提拔做一個衛指揮使了。”朱標諫言道。
朱元璋笑著搖頭,“再等等。”
他想看看,馮勝什麼時候,才會把為二人述功的摺子送到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