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頓時爽朗大笑。
笑過後,張玉催促,“鬼老四,繼續說說養寇計,你準備怎麼個速成法?”
丘福、朱能也看來……
朱棣喝了口酒,擦著嘴,反問:“大哥以樞密院知院的身份,出關,應該是身負一件很重要的任務吧?”
張玉也不隱瞞,苦澀笑著,“樞密院知院,看似是個很大的官,可其實,根本就是徒有虛名……”
元朝還沒從大都撤離時。
樞密院就徒有虛名了。
名義上,節制天下兵馬。
可下面到處都是軍閥,能節制誰?
樞密院無非就是個和事老,借用元朝中樞僅剩的一點威望,調節各路軍閥的矛盾,儘可能讓他們配合罷了。
等撤離大都,回到草原後。
樞密院更是連虛名都沒了。
他一個漢裔知院,更是半點實際權力也沒有。
甚至,就連俸祿,元庭都時常忘記發放。
“真可憐。”朱棣幸災樂禍評價。
丘福、朱能忍笑,連連點頭。
瞧著三人幸災樂禍,張玉突然有些後悔結拜了。
他難道不應該被同情嗎?
無奈搖搖頭,繼續,“遼陽的開元王納哈出,控制遼陽,擁有部族二十萬,卻對王庭陽奉陰違。”
“王庭很不滿,就想派人去遼東,收攏潰散的元兵、馬匪……”
……
透過張玉詳細講述,朱棣終於明白了。
元庭希望有一支力量,進入遼陽,制約納哈出。
這支力量的來源,就是去歸攏元朝崩潰後,散落遼東各地的舊部,以及嘯聚山林的馬匪。
可元庭高層,真的腐朽了。
養尊處優,沒人願意接手這個十分兇險的任務。
張玉這個被遺忘發俸祿的倒黴蛋,卻覺這是個機會。
這年頭,草原亂糟糟。
有兵才能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