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個橢圓形的軌道,但這個橢圓的偏心率僅為0.0167%,如此小的偏心率,代表地球公轉的橢圓軌道其實非常接近圓形。
一直以來,地球作為“太陽系由裡到外的第三顆行星”這一常識,是全球任何國家受過教育的小學生都知道的科學事實。
作為科學事實,這個結論是無法辯駁的,因為這個結論是經過無數年的太空觀察、各種先進的太空望遠鏡的無數張照片得來的。
所以,誰要是懷疑這一結論,估計會被周圍的人當成傻逼一樣無情地嘲笑。
人類就是這樣,對於約定成俗的“事實”,總是無限認可的,具有懷疑精神的人,一般都不會“合群”,因為他不會被大眾接受。
在地球公轉軌道上,以太陽為中心點,太陽另一邊對稱的位置上,一顆三倍於月球的小行星一直執行著,與地球的公轉速度保持一致,也就是說,它與地球之間永遠隔著一顆太陽,在地球上的任何天文望遠鏡,無論如何先進,也永遠無法探測到這顆行星!
原因很簡單,太陽太巨大了——有地球的130萬倍那麼大,不僅如此,本身還是一顆非常明亮的發光體,想要在地球上看到永遠“躲”在它身後的與地球同軌道的行星,是永遠也不可能的,它永遠不可能像太陽系裡的其它行星一樣,會有相當一段時間錯開太陽的遮擋,出現在地球可以觀測到的視野上。
可以說,在1957年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上天之前,這裡是太陽系裡地球的“絕對盲區”。
自1957年以來,不談沒有脫離地球引力的地球軌道衛星,只說離開地球,開始對太陽系其它天體進行探測的“深空探測器”,就已經發射了一百多顆了。
火星、木星、金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哈雷”彗星等等星體的各種探測照片源源不斷地從深空發回地球,不僅如此,人類還發射過超越太陽系的探測器,於是,人類越發膨脹地認為,起碼對於太陽系,自己是摸透了的。
人類發射了這麼多的深空探測器,自然有機會超越“地球視角”的侷限性,以更廣袤的視角來觀察太陽系,可是,直到如今,也沒有任何衛星探測器觀察到過於地球同軌道的那個“小兄弟”。
沒拍到,說明這顆行星是絕對透明的,或者無法再探測衛星的攝像機上“光學成像”。
那麼,照相機拍不到,透過其他方式呢?
眾所周知,像行星這麼龐大的星體,其本身的引力都是不可小覷的,太陽系的行星與太陽等一切星體之間,其實都連線著“萬有引力”這一條看不見的“線”,如今太陽系的所有行星的執行軌道,其實就是太陽系內部所有星體之間引力的“共同妥協”的結果而已。
也就是說,如果那一刻行星正好執行到那顆地球的“小兄弟”足夠近的話,會因為引力的原因對人家的軌道產生影響,而這一影響絕對能被現如今的宇宙天文學家們察覺到。
可是實際上,並沒有任何一顆行星受到影響了。
這就說明,那顆行星沒有引力,或者引力十分小,小到與地球相比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一顆看不見、引力非常小的行星就在太陽的另一邊,人類無法察覺,但它卻確確實實就在那裡,這個客觀事實,並不以人類能否發現它,也並不以人類的認知和意志為轉移。
此時此刻,那顆“地球小兄弟”的位置,突然暴起一道強光,很可惜,無論這光芒是如何的耀眼,人類是無緣得見的。
光芒散去,一個能裝下好幾個月球的巨大透明“泡泡”表面,浮出一個六稜的梭形物體,它並沒有跟隨那顆神秘的“透明行星”繼續繞太陽公轉下去,而是直接靜止在原地。
就彷彿,它停在原地,在等著什麼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