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省靳玉縣廣成鄉,誰能想到這個全省最貧困的村落之一,後山會埋有這等具有文明意義的聖物呢?
張偉拿著拓寫紙,感慨良久,華夏民族從蠻荒中走來,自九鼎定天下後,幾千年了,無論是朝代更迭,還是天災人禍,這個文明都和地下的九鼎一起,任憑歲月流淌,滄海桑田,依舊屹立在這東方的大地上。
這個時候,即便是張偉,也是浮想聯翩:這九鼎,是不是從一開始,就不是為所謂的“朝代”準備的,也不是為所謂的“天子”準備的呢?
九鼎,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是為了讓這個文明能夠永遠流傳下去,而鑄造的呢?
當年鑄造九鼎的大禹王,其胸懷,究竟是隻想鞏固自己以及自己子嗣的權利,還是為了讓這個璀璨的文明,永不泯滅呢?
在這個星球上,所謂的“四大文明”,一直沒有間斷地延續至今,並且依舊對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的,是哪一個呢?
唯有華夏!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
西方文明中,洪水來了就是“上帝的懲罰”,只有聽話的信徒才能坐上“諾亞方舟”逃生苟活。
華夏文明不一樣,洪水來了,不問先知,不求鬼神,大禹王親自帶著人民自己挖河渠疏通,治水成功後,國泰民安,分九州鑄九鼎以定天下,這樣的文明領袖人物,其心胸氣魄,真的只是為了一時的安穩嗎?
張偉寧可相信,那是“開萬世之太平”!
…………
現在張偉知道了,那個提供給黃臉男墓葬圖,授意他來盜墓的人,應該是已經研究出了一點名堂,所以要黃臉男下墓去拓印碑銘,應該是想再確認一下,王爺山下面是不是真的有什麼至寶。
也許他知道那至寶是九鼎之一,也許他不知道。
“給你那張墓葬圖的人是誰?也是你們這一行的嗎?”張偉收起感慨,問黃臉男道。
“這就不清楚了,我不知道那人是什麼背景,不過當時和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外國人。”黃臉男答道。
“外國人?”張偉皺了皺眉頭,這一瞬間他想到了很多不好的東西,他對考古界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但他曾看過央視的一個關於敦煌的歷史紀錄片,裡面主要講的就是國外的“探險家”如何利用本地人,對敦煌莫高窟裡的文物進行強盜式的搶奪的。
而現代這些盜墓的人,比如眼前這個黃臉男,他們盜出來的東西,依舊有很大一部分最終流往了海外。
保護野生動物的公益廣告裡經常講一句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這句話套用在盜墓行業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國內外市場沒那麼大的需求,盜墓行業也就不會這麼猖獗。
如果張偉猜測的這個“陰謀論”成立的話,也就是說,很可能有人已經在動九鼎的腦筋了。
恰在此時,張偉回家了,恰在此時,“迷之提示”讓他來找到這個盜墓者,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