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很樂得做個傾聽者,不是他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而是看人家對他的這態度,便宜租給他店鋪,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但也正是因為人家對他和善的態度,讓他也感到了一點溫暖——他小時候,因為家裡窮,爺爺奶奶看不起他的父母,連帶著對他這個孫子也不待見,而是偏愛他那個有點錢的二叔和二叔的兒子,所以,他可從來沒有享受過什麼“爺孫親情”。
“如果你願意接受我們的謝意,房租嘛,你就別擔心了,聽你的口氣,你和你姐在經濟上都不太寬裕,所以才會找不到合適的店鋪,不是別的不合適,而是價錢不合適,對吧?”果然,老頭子說到了正題,“這樣吧,我們就免掉你們5年房租吧,如果5年以後我們兩個老傢伙還沒死,再象徵地收點房租好了,只要你有空呢,能來看看我們兩個老東西,就夠了。”
饒是張偉預料到老人家會給他優惠,但也沒想到對方會一開口就免5年租金,畢竟說起來他的確是救了人家,但是這兩個老人並不知道內幕啊,在他們看來,張偉只是跑步的時候順道提醒了他們一下,這算不得多麼大的恩情吧?
為了這麼一個“小忙”,就要免租5年?
青州路是什麼地方?那裡可比張姐原本花店所在的地段好得太多了,天價的租金,每平米每天的租金能達到60元,張偉看上的那間店鋪五十幾平米,也就是說,那店鋪的房租每天就要三千多華夏幣!
一天三千多,五年是多少錢?
五六百萬!
對現在的張偉來說,五六百萬也就是多拉幾顆金蛋的事情,但是他是從苦日子過過來的,他知道賺錢的苦楚,知道五六百萬不是個小數字。
張偉這人,從來都是恩怨分明的,自己救了人,人家感激他,他就收下了,但是如果別人給的報答太過豐厚,他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人犯我一尺,我刨他祖墳。
對於張姐,是當年的“一飯之恩”,他要“金山為償”,加上這麼些年來的姐弟感情,所以他才對張姐這麼好;
現在這對老夫妻這麼仗義,要付出額外非常多的報償,張偉就敬重他們,所以說什麼他也不會接受二老這麼大的好意——他做人的原則擺在那裡,絕對不會違背。
如果他接受了人家額外的好意,那麼就相當於施恩於他,他以後還是要百倍奉還的。
而如果人家只是收取他市面上的最低價的租金,甚至更低一點的話,他倒是心安理得。
丁是丁,卯是卯。一報還一報,一碼歸一碼,絕對不含糊。
…………
張偉很認真地拒絕了老夫妻的好意,對方自然不依,然後雙方互相勸說,互相爭論了很久,最終才談妥——以市面上價錢的四折來算租金。
二老不和張偉籤合同,還開玩笑說張偉隨時都可以反悔,不給房租,他們絕對不會去要賬。
除此之外,老夫妻二人不要一分錢的押金,房租也是一年結一次,這些是他們的底限,要是張偉連這個都要拒絕的話,他們就不租給他了。
用老頭子的話來說,張偉就是頭“倔驢”,有便宜都不會佔。
但也因此,他們看張偉的眼神都不一樣了,連連感嘆今天遇到的這個小夥子真是品格高尚、真誠善良……吧啦吧啦地把張偉一頓誇。
又聊了一會兒,張偉起身告辭,二老很捨不得張偉的告辭,告訴他今後只要有空,隨時都可以來看他們,老頭子說自己當年是開餐館的,一手好菜做得,讓天下饕客都拜服,張偉下次來,他親自下廚,請張偉吃飯。
………………
臨走之前,老爺子把店鋪的鑰匙給了張偉,還給了他一罐酒糟的醉蟹,說讓他嚐嚐鮮。
就這樣,張偉從一場原本的算計中,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溫暖。
“唉,好人啊,就是子女不孝。”張偉一邊走一邊嘆息,“這樣的老人活該長命百歲,死後上天堂啊。”
“我有【地獄】了,什麼時候有【天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