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捺不住心裡的激動,我立刻就點開郵件,還沒看內容,我就發現這郵件是帶了附件的,心裡不由就更加激動起來——希望他能給我帶來一份驚喜!
郵件內容很長,只看前面幾句話,我已經是心癢難耐了。
弗雷迪在郵件中說,他已經發來了一張他們認為不重要的照片,因為狄日靳本人也覺得這照片資料也不重要!
照片就在附件中。
我馬上就點開了,並下載到桌面上。開啟一看,不由就有些失望,因為那並非是我期望的東西,而是整個洞壁的一張照片。
先看了個大概,除了看到那第十三幅巖畫也在其中之外,沒有多餘的發現!不由得,心裡就有些鬱悶起來,因為這些照片都已看過了。
灰心之餘,我只好將注意力轉移到郵件內容上去,既然弗雷迪寫了這麼長的內容,應該是有原因的!
於是,我就開始仔細地琢磨郵件的內容。
弗雷迪說,這張照片之所以沒給我,是因為他們認為它並不重要,而且還有混淆視聽之嫌。他這句話很耐人尋味,很明顯,他們對這張照片中某個內容的真實性有所懷疑。
果然,在接下來的敘述中,我看到了令人吃驚的推論!
其實,這不是弗雷迪的推論,而是狄日靳的看法。
當年,狄日靳在發現那個山洞裡的巖畫後,很是興奮,但由於自己對中國文化和歷史認識不足,又加上經費緊張,令他不得不返回了法國。
回國後,他仔細的研究了這些巖畫,並做了詳盡的批註,不過其中並未有任何建設性的發現和評論,對後來的研究沒有什麼幫助。這也是這些資料最終被束之高閣的原因之一。
但其中有一段描述引起了弗雷迪注意:狄日靳在批註中說這些巖畫當中有一幅巖畫與其他巖畫的形成年代並不相同!
看到這裡,我心裡也不由咯噔了一下!
沒有多想,我趕緊繼續往下看。
透過弗雷迪的描述,我這才發現,他所說的那幅與眾不同的巖畫竟然是我後來在千葉手裡看到的那第十三幅巖畫!!!
因為狄日靳當時在現場,親自仔細地看過那些巖畫,他發現,所有的巖畫都很有規律,而且,每一幅巖畫之間的間距也很均勻,唯獨那第十三幅巖畫看著有些彆扭。
它夾在了兩幅巖畫之間的空隙裡,不但幅面小,而且還顯得有些突兀!這讓狄日靳感到很奇怪。
透過仔細的比對,多出來的這幅巖畫的風格和筆畫表面上看和其他巖畫差不多,但在專家眼裡,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據別的巖畫筆畫風格仿出來的!
也就是說,第十三幅巖畫和其他的巖畫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作者所畫。
而且,線條的所使用的顏料也完全不一致,仿冒的這幅顏料遠比其他巖畫所使用顏料高階得多。為此,狄日靳還曾違心地取走了一些樣本,雖然他也知道這麼做不但有違考古人員的工作原則,更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