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和往常一樣,我早早就到了公司。
開啟電腦,習慣性地我就點開了郵箱,總共有五封除了三封是垃圾郵件,一個是網路供應商催交服務費的,另一個卻是非常的陌生。
郵件的主題是:希望拜訪貴司——深圳CMA公司王。
我點開郵件,瀏覽了一遍,原來是個貿易商,因為他們在代理各種日本進口的自動化產品的零部件外,還想代理我公司的產品,想來我的公司參觀一下。
郵件是昨天下午六點半發的,發件人是該公司的一個姓王的人,該公司全稱是:CMA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從郵件內容的開頭和結尾的格式語氣就可以看出來,這應該是一家日資的貿易公司,什麼承蒙關照一大堆日式商務用詞。
像這類直接發郵件相約的客戶倒不常見,因為一直以來,與我電話邀約的客戶佔99%。出於商機,我很有禮貌地作了回覆,大意是我明天上午有時間,可以見面!
不到一個小時,對方便回了,並確定了具體時間:明天上午十點!
根據這公司的名字,我開始在網上搜尋。
很快,我就查到了這家在上海註冊的貿易公司,這確實是一家日本獨資企業,註冊於2004年三月,在中國至今已經超過了十年。主要從事自動化裝置及其周邊零部件的貿易業務,沒什麼特別的地方。
因為沒發現什麼感興趣的東西,所以我就沒再留意別的,繼續著手上其他的工作。
第二天上午,十點,他們準時到了我的公司,對於這一點,我絲毫也不意外,因為在我的印象中,日本人一向都很守時。
讓我意外的是,對方來的竟然是兩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一個是翻譯,姓王,也就發郵件給我的那個,另一個叫森田茂,是個日本人。
那姓王的大約二十七八歲,叫王承彥,他個頭不高,既矮且胖,也就一米六五左右,戴了一副眼睛,雖然是近視眼,但其眼珠卻很大,圓臉,笑眯眯的,看起來比較容易相處。但他的眼神時常閃爍不定,不像是個容易交往的主。
而那個叫森田茂的年輕人,卻十分清瘦,個子很高,至少有一米七八以上,舉手投足都十分文雅,典型的日本人做派。不過我有些詫異,心道這麼高個子的小鬼子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賓主坐定,相互之間交換名片,又做了介紹,然後我又帶他們參觀了一下我的工廠。
之後他們才說明來意,大意他們公司在深圳剛剛成立分公司,業務也才剛剛開展,由於在日本的業務,和深圳龍崗一家日資的列印裝置製造商往來密切,最近,該企業需要相關裝置,而CMA方面對其中的技術不是很清楚,他們畢竟是貿易商,找我的目的就想讓我做他們的OEM。
對此,我並不意外,因為這是這類貿易商非常正常的商務活動,所以就欣然答應了。
當天上午,他們並未留下一起吃飯,徑自回去了,具體前去拜訪那家公司的日程需要等森田那邊的回覆。
幾天後,我帶著公司一位機械工程師和一位電氣工程師會同森田他們一起拜訪了那家日資企業,初次談判,結果也很讓我滿意。
當晚,我就在一家酒樓宴請森田二人。
席間,賓主相談甚歡。
我先是誇讚森田年輕有為,進入公司一年不到就被派來中國主事一方,前途無量等等。
那森田表現很是謙虛,說是他們公司社長的器重,自己還才剛剛開始等等。說來說去,也不過是一些酒桌上的虛偽之言。
由於我對日語略知皮毛,所以大部分交談還是需要那個王承彥翻譯,總覺得很是不便。而且我總感覺,森田說了很多話,王承彥並未完全告訴我。
特別是森田喝得有些醉了的時候,經常蹦出一個詞“七八三”,但我知道那絕對不是數字,因為日語中的數字發音完全不是這樣的。
倒很像一個人名,因為日本人喜歡在人名後加一個‘桑’,或者聽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