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訓只是略施小計,就讓趙匡胤打消了佔領金陵後謀反自立的想法,還得捏著鼻子自認倒黴,吃了個啞巴虧。
他現在再如何善待江南的百姓,都會被冠以大周天子郭宗訓的名頭。
而相反的,如果他不能夠善待江南的百姓,這惡名也到不了郭宗訓頭上,屎盆子還是扣在他趙匡胤頭上。
一時間,趙匡胤真是恨不得跑回開封跑到金鑾殿上痛罵小皇帝一番,太尼瑪卑鄙無恥下流齷齪了。
第一批運糧隊順利抵達金陵,將糧草交給了趙匡胤,其實,也沒多少,二十萬大軍也就夠吃三四天,想要靠這些糧食賑濟江南百姓,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從開封來的運糧隊絡繹不絕,這才是讓趙匡胤再次頭疼的事情。
這回開封的運糧隊不再往金陵集結,而是分散在長江南岸,改賑濟糧食為收購糧食……
這尼瑪簡直又是小皇帝郭宗訓的一個陰招。
江南的百姓比江北的……富庶的不是一星半點兒,這是個很殘酷的事實,你不想承認都不行。
郭宗訓向江南百姓賑濟糧食,只為博個好名聲,收攏一些民心,不能讓趙匡胤一個人獨佔了所有功勞。
而且,有關趙匡胤在大周如何赤膽忠心的各種傳說故事也迅速在長江沿岸蔓延開來。
“趙元帥是先皇最信任的棟樑之材,如今的大周皇帝,對趙元帥那也是百分之百的信任,所以才把幾十萬大軍放心的交到了趙元帥手裡。”
“這天下誰都可以造反,唯獨趙元帥不會也不能造反,沒有先皇的大力提拔,他趙匡胤現在絕對不會坐到如此的高位……”
“當今天子敕封了趙匡胤的長子趙德秀為陳橋縣子,這也是天大的榮耀,趙元帥滿門忠烈,定會在大周傳為佳話的。”
滿門忠烈,這四個字聽在趙匡胤耳中,那就像是啪啪啪啪四個大耳光一樣,扇的他臉蛋子火辣辣的疼啊。
“元帥,我們必須要反擊了,如若不然,到最後,只怕是我們會被這天下百姓的輿論給活生生的困死。”
趙普就奇怪了,要說散播謠言、歪曲事實的本事,他趙普敢說第二,那就沒人敢說第一,可是……
最近趙普越來越受到趙匡胤的器重,為了彰顯自己在軍中第一謀士的地位,趙普決定裝飾一下自己。
一般謀士身份的,大多是弄個羽扇、紙扇什麼的,顯得文雅和風度。
趙普卻沒有,他手裡拿著一冊《論語》,這是大周無雙門印刷廠採用活字印刷術印出來的第一批書籍。
《論語》分為上下兩部,趙普手裡拿著的是上半部。
金陵城中的流言……卻都是替趙匡胤歌功頌德的,在趙普看來,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則平先生,那我們該如何反擊呢?”
趙匡胤現在也有一種想發洩卻找不到物件的感覺,外界的流言全都是傳頌他如何赤膽忠心如何滿門忠烈的,他難道還要自己給自己抹黑不成?
“元帥,這件事情就交給屬下來辦吧,為了元帥的大業,說不得只有屬下來當這個惡人了。”
趙普在趙匡胤耳邊低語了幾句,趙匡胤大驚失色,對著趙普躬身施禮,道:
“則平先生高義,趙某他日若有富貴,必定會跟先生共享。”
從那次談話之後,手握半部論語的趙普就從趙匡胤的身邊消失,徹底轉入了地下。
趙普猜到了這是小皇帝或者是小皇帝身邊的高人專門給趙匡胤設的局,逼著趙匡胤不敢反不能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