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略作遲疑之後就在趙普的建議下立刻朝著皇宮趕來,郭宗訓也是剛得到訊息,宮外就有人通報,趙匡胤求見。
“該來的始終是要來的,走吧,不要露出痕跡,李公公你頭前帶路。”
“老奴遵旨。”
郭宗訓在太子東宮政事堂接見了趙匡胤。
“臣趙匡胤參見太子殿下。”
“趙將軍免禮,前方戰事正酣,趙將軍作為父皇的左膀右臂,為何會此時回京?”
趙匡胤看了一眼李同介,李同介傳遞給了他一個不可察覺的眼神,還輕輕的擺了擺手,那意思就是太子殿下此時還不知道此事。
“太子殿下,臣……臣恭請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宣召滿朝文武,臣身懷皇上聖旨,奉聖諭,必須在滿朝文武面前宣讀。”
得到了李同介的暗示,趙匡胤更加放心,看來李同介十有八九就是被先皇派回來監督太子的。
自己應該跟李同介搞好關係,先皇到底交了什麼在李同介手裡,讓這個老貨可以制約新皇呢?
“李伴伴,就按照趙將軍說的辦吧,你負責通知滿朝文武,孤去請母后。”
趙匡胤說是來傳遺詔,可他並不確定此時郭榮是不是已經駕崩了,所以,並不能按照祖制敲響黃鐘大呂,那樣的話,可就是全國皆知,郭榮駕崩了。
萬一此時郭榮還活著,那可就是趙匡胤的死期了。
這就是郭榮的高明之處,皇位我傳給郭宗訓了,至於朕還在不在,你猜?
趙匡胤到達太子東宮時,就已經過了酉時,等到把文武百官全部召集到金鑾殿,已經是第二天的丑時了。
郭宗訓都睡了一覺了,他現在開始琢磨,徐光啟到底在哪兒呢?
既然父皇的事情已經無法挽回,那就只能在悲傷中砥礪前行。
徐光啟,來的非常是時候,郭宗訓一旦登基,即便是郭榮給他身上加上了諸多限制,但畢竟他也是一朝天子,一國的皇帝。
皇帝怎麼可能一點兒權力都沒有呢,對此,郭宗訓其實並不擔心。
誰敢炸刺的,再想辦法把刺兒給他掰斷就是了。
這個時候,要開始進行生產力推進的研究了。
徐光啟,這個大明朝的科技大佬,雖然現在這個時代沒啥西方科技可以引進的,但可以讓徐光啟帶著人去開發。
任何時代,人,才是第一生產力,這是個真理,再先進的科技,自動化智慧化程度再高的機器,終究還是要人來操控。
滿朝文武不明就裡的被半夜召集到金鑾殿上,過了一會兒,太子殿下來了,皇后娘娘也來了。
跟隨皇上一起出徵的殿前司副都點檢趙匡胤面沉如水的站立在皇帝寶座幾步之遙的階下,面對群臣,手中捧著一卷黃色卷軸。
“皇帝遺詔,眾臣接旨。”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一片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