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想要起兵謀反,可不是說說而已。
她的前半生見過太多這樣的事情,甚至還有之前王霄透過宮變成功上位的例子在。
更重要的,自從武則天做了皇帝之後,大唐的妹子們尤其是她的女兒更是彷彿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天下權柄操諸於手,輕鬆掌握無數人的生死,還有數不盡的美男可以隨意享用。
這樣的日子,哪個妹子不喜歡?
別以為妹子們的節操有多高,武則天最寵愛的張家兄弟,實際上原本就是太平公主的,然後被她獻給了武則天。
所以太平公主想要起兵的事情,至少在她看來很正常。
這邊黨羽們開始紛紛聯絡人手,準備甲冑兵器等事宜。
而太平公主則是藉著禮佛的名頭,邀請了元秋兒去佛寺上香。
大唐佛法昌盛,各地寺廟極多,而且僧人們的地位很高,甚至還能參與國事。
實際上李家是姓李的,理論上來說應該崇道才對,畢竟可以把祖宗往李耳的身上靠。
而大唐前期並非崇佛,更加趨向於掌握佛道兩家的平衡,甚至李二還冒著被佛門唾罵,並且記上小本本的風險,嚴格控制度牒的發放,並且要求寺廟交稅。
歷代之中,唾罵李二的諸多文章裡面,就有不少的出自佛門之手。
而且佛門很懂得炒作之道,硬是編了一個一百零八武僧救唐王的橋段出來。
他們也不想想,哪個寺廟敢養這麼多的武僧,真當朝廷是吃乾飯的。
佛門之所以興起,那是因為李家發現佛門對於那啥百姓有著很好的作用。
所以從唐玄奘西天取經開始,李家就開始逐漸崇佛。
到了武則天時期,更是發展到了巔峰。
和尚們不但吃香喝辣,受到眾人追捧還不用交稅。
而其中的佼佼者們,例如辯機和尚,甚至可以出入公主房間親切教授佛法。
到了此時此刻,佛門的影響力已經是非常巨大了。
太平公主約元秋兒在佛寺相見,也有著拉攏佛門支援自己的打算。
“元秋,你的信我已經收到了。”
剛剛從大和尚那裡吃過齋飯的太平公主,紅光滿面的出來讚賞元秋兒“你做的好。”
她說的是王霄讓元秋兒寫的那封信,雖然是事後才送過來,可最起碼卻是表明了態度。
而且現在元秋兒還有重要的作用,太平公主自然不會上來就罵她‘你個煞筆,情報過期了再送過來還不如衛生紙!’
元秋兒恭敬的行禮“這都是奴婢應該做的。”
大唐雖然明面上已經廢除了奴隸制,可實際上暗地裡依舊是存在。
否則的話像是什麼‘崑崙奴’‘新羅婢’什麼的名詞就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