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幾夜的奮戰之後,王霄挑選出來了至少數百份合格試卷。
“把這些合格的名單都寫在露布上。”
王霄囑咐明顯有些酒X過度模樣的司馬相如“在露布四周鑲嵌一些金箔,就說這叫金榜題名。”
司馬相如恭敬行禮“喏。”
漢朝人很直接的,求什麼就是直接表達出來。
這些人才們從四面八方匯聚過來,參加王霄舉行的考試,為的就是名與利。
既然如此,王霄當然是要滿足他們。
利先不提,單說是名的話,王霄給他們來個金榜題名絕對是會大為出名。
這可是用考試的方式證明過自己的才華,並且被天子所認可的人才。
漢朝金為貴,能上金榜的名字,自然是天下頂級的人才。
王霄這也算是為這些人造勢了。
果然,等到金榜被張貼出來之後,整個長安城都為之轟動了。
漢朝的舉薦制度也是很嚴格的,最起碼前期很嚴格。
能被舉薦的人,首先得在當地有足夠高的名望,之後也得有相應的才能,還得人品過得去。這才能達到被舉薦的程度。
這樣的人不能說沒有,可就算是有也是在一年又一年的舉薦之中被舉薦去了朝廷,當即還能有幾個?
這又不是地裡種的糧食,割了一茬還能再長出來一茬。
而且以往對於人才的衡量,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你說你是人才,如何來證明?
你舉出一萬個例子出來,我也能有一萬零一條反駁等著你。
詭辯唄,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而王霄的考試,則是以最為直觀的方式,篩選出來的人才。
這種方式不能說讓所有人都信服,可至少大部分人是認同的。
都是一樣的考題,別人能夠做的出來,自然就是人才。而你做不出來,那自然就不是人才。
顯然已經,一目瞭然。
什麼是名,這個就是名了。
上了榜單的名字,全都成名了。
成名之後,利自然也是隨之而來。
長安城裡別的不說,可功勳之家那是數不勝數。
各式各樣的侯爺數以百計,他們看到榜單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拉攏。
不僅僅是二十一世紀需要人才,任何時代都需要人才。
諸侯們都是有各自封地的,他們的封地也需要人才打理才能獲得更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