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臣子們太過於熱情,甚至是毫無底線可言。
女兒侄女孫女什麼的,王霄都能理解。
可讓自家媳婦上菜倒酒那啥啥的,王霄就接受不了了。
人家那麼熱情,還絲毫都不在乎。感覺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王霄,只好是儘可能的減少去臣子家赴宴,後面乾脆就是誰家都不去。
滅韓之後,大秦眾人都是摩拳擦掌,期待著再立功勳。
有機會領兵出戰的,全都打定了主意。等滅其國的時候,先把長腿美人挑出來給大王送去。
王霄表示說,長不長腿的不重要,臉漂亮的我也要啊。
秦王政十一年,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年份。
這一年算不上風調雨順,不過也沒有什麼大的天災。
糧食產量不少,足夠供應大秦發起大規模的作戰行動。
沒什麼好猶豫的,秋收之後,王霄就以王翦為主力,再次出四十萬大軍,沿著去年的路線攻打太行山一線,出邯鄲西北。
南邊則是蒙家兄弟,帶著二十萬大軍出南陽,打鄴邑,以攻邯鄲東南。
出兵越多,自然消耗也就越多。
六十萬大軍出兵在外,每天吃掉的糧食都讓內史少府心驚膽顫。
可王霄知道趙國的實力很強,所以不惜代價的動員最大力量圍攻趙國。
就像是他所想的那樣,病重的趙偃調動兵馬抵抗,常年駐守代地的李牧軍團終於被調遣了回來。
李牧在北邊,以不足王翦一半的兵力,抗住了四十萬秦軍主力。
南邊則是趙將扈輒,領兵二十萬對抗蒙家兄弟。兩邊的戰事都陷入了膠著狀態。
這還是廉頗,樂乘被趕跑。司馬尚還沒有出頭,龐媛則是老死的情況。
如果這些名將都還在,滅趙的難度係數還得再高出一個等級。
趙國戰鬥力之強,由此可見一斑。
巘戅寶來戅。對於這些,王霄並不擔心。因為秦國的綜合實力遠超趙國。
別的不說,春耕的時候趙國一心想要搶奪燕國地盤,狠狠的暴打燕國一頓。
雖然戰果不錯,搶了不少地盤。可卻是耽誤了春耕。
最多幾個月之後,趙國就得嚐到耽誤春耕的苦果。
他們的糧食不夠吃。
而王霄此時,則是在章臺宮裡接見大名鼎鼎的尉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