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丞相的臣子那就不是好臣子。
這時代的丞相,是有著真正的相權。國家大事,盡操於手的那種。
想想之前的呂不韋,一言就可讓一位上將軍黯然退隱。誰不稀罕這種權勢?
歷朝歷代的政爭,說白了也就是皇權與相權的爭奪。
相權到了巔峰,那就是權臣。一言可以廢立君王的權臣。
明朝的內閣,滿清的軍機處。本質上就是分散相權,避免出現權臣的一種手段。
王霄現在搞不了內閣軍機處什麼的,他的選擇是將相權一分為二,分為左右丞相。
簡化的說,就是分成門下中書二部分。
一個負責起草政令,一個負責稽核蓋章。而不是之前呂不韋那樣,自己起草然後自己再給自己蓋章。
呂不韋為啥寧願勾連諸國來合縱,搗亂秦國的發展。就是因為這種自己說啥就是啥的權勢,實在是放不下啊。
王霄不會再讓這種事情出現,哪怕王綰忠心耿耿也不行。
“王卿,你為右丞相。”
解釋了一番自己將丞相一分為二的藉口,王霄無視了下邊的議論紛紛,直接開始任命“主政務制定。”
“馮去疾。”王霄接著喊另外一個名臣“卿為左相,主稽核駁回。”
大秦尊右,所以右丞相名義上高於左丞相。
馮去疾也是名人,歷史上做了多少年的丞相。兒子馮劫更是做到了大將軍的高位。
他祖上也有名氣,是獻出上黨,導致秦趙之間爆發長平之戰的馮亭的後人。
而要說到馮去疾自己的後人,同樣還是很有名氣。
那句大名鼎鼎的‘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裡面的馮唐就是他的後人。
一家子上上下下都是史書留名的人物,甚至還有馮亭這樣直接改變歷史走向的人物。
至於說為什麼不封李斯為丞相,實際上李斯出任左相,那是在始皇帝一統六國之後。
歷史上李斯的名氣很大,可更多的是因為逼死韓非,與趙高聯手毀了秦國的事蹟。
他本身對於秦國來說是外人,哪怕受到始皇帝重視,也是一步步從底層奮鬥多年升上來的。
王霄這要是直接一步到位的封李斯為丞相,這章臺宮內馬上就能打起來。
電視劇裡的朝會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頂多是互相噴唾沫。
可實際上的情況,在漢以前互相毆鬥那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就連打死人也不是沒有過。
趙王偃用樂乘取代廉頗的時候,廉頗當場就痛毆了樂乘一頓。
回去之後越想越是生氣,廉頗乾脆發兵去攻打樂乘。直接就把樂乘給打跑路了。
電視劇裡面和和氣氣的場面,真不是常態。
王霄若是直接把還是個弟弟的李斯推丞相位置上去,李斯必然被當場痛毆,會不會打死那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