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勳貴子弟來說,除了他們的大王之外那真的是誰都不怕。
什麼丞相什麼太后的,只要大王真的有命令,那都是浮雲。
同樣的,大王也要透過他們來控制軍隊,控制國家。
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最為牢固的,是真正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王霄策馬前行,只留下了一句“等本王回來,人交不出來那就算在你的頭上。”
看著一大群人騎著馬遠去,趴在地上的寺人反倒是鬆了口氣。
既然沒宰了自己,那就把人交出去就是了。
區區一個眼線算不得什麼,可以等以後再發展。
出賣眼線換取自己活命,這是好事情。總比被逼急眼了去求太后出面保自己要強。
太后真的出面了,說不定可以保下來,可那就等於是打了大王的臉。
那樣的話,還想有以後的活路嗎?
從咸陽城出發,騎隊直奔秦嶺而去。
天寒地凍的,秦嶺的雪線之上依舊是白雪皚皚。
千餘騎兵分散四周拉起警戒,眾多勳貴子弟都聚集在王霄的身邊,等著他的吩咐。
這個時候王霄說一句‘去攻打咸陽城。’他們都敢拔劍去幹。
“空氣真好。”
戰國時期已經是有了氣的說法,不過此氣非彼氣。說的不是空氣,而是類似於玄學哲學的陰陽二氣。
王霄突然來上這麼一句,勳貴子弟們實在是不好接話。
不過這些人裡面還真是有治陰陽家的“鄒子說,木、火、土、金、水五德週而復始...”
王霄不過是感慨了一聲這邊的空氣很好,這哥們就巴拉巴拉的將陰陽家的那一套給說了一通,還把鄒衍的五德始終說給解釋了一遍。
陰陽家的話,在諸子百家之中還算是可以。至少別人不會看到他們就拔劍。
這要是換成墨家的在儒家等學派面前說來說去的,兩邊早就打起來了。
額外說一句,大秦此時是以法家治國。可同時也是與墨家合作,大秦的軍工行業都是墨家在負責。
還有就是,在關東之地被逼迫的過不下去的農家,也是在大秦這裡找到了生存空間。
對於強化國力最為有效的三家,此時都在大秦這裡。
大秦不統一天下,誰能統一?
難道是整天在稷下學宮聽儒家空談的齊國不成?
齊國可算是被儒家給忽悠慘了。
秦滅其他五國的時候,都是血戰連場。鏖戰國都,打崩了之後才艱難滅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