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欽,你們做的怎麼樣?”藍河從旁邊的實驗室快步走了過來。
“我帶著他們看了一遍我們製備器件的過程。”楊欽答覆道。
“那就好。”藍河笑呵呵的看了看許秋三人,目光最後落在許秋身上,說道:“你們都是有機光伏的專家,有什麼高見嘛?”
“高見談不上。”許秋擺擺手,謙虛道:“我先提兩點吧,首先是配好的溶液,尤其是有效層溶液,儘量先儲存在手套箱中,等到用的時候拿出來塗,不要一直放置在空氣中,這樣器件效能的衰減幅度可能會低一些,溶液的保質期也會長一些。”
楊欽點點頭,拿出一個印有“魔都交通大學”校名LOGO的嶄新實驗記錄本,開始記錄。
‘這是臨畢業的時候在組裡薅了一次羊毛嘛?都畢業半年了,咋還有新本子呢?’許秋愣了一下,隨後繼續說道:
“另外,PCE10:PCBM這個體系的空氣穩定性太差了,可以考慮用非富勒烯受體材料……ITIC或者IEICO,想找參考文獻的話,就按我之前說的方法搜尋。”
許秋看向藍河,額外補充道:“這兩個體系都是我們組開發出來的”,潛臺詞就是“這些材料我們都有,想要的話可以聯絡我們導師”。
藍河聽懂了許秋的暗示:“材料的事情,我和魏老師討論一下。”說完,他示意楊欽、許秋他們繼續討論,自己則走到一旁,撥通了魏興思的電話。
陳婉清繼續提議:“最好配一套旋塗、蒸鍍的裝置,反正價格也不貴,最多20萬就能搞定,這樣比較好做標樣,而且也可以一步步的最佳化工藝。現在你們的器件是是三步刮塗,一步滴塗,不好控制變數進行最佳化,器件效率低,也很難判斷出具體是哪一步除了問題。”
楊欽回應道:“這個我已經和藍河提過了,蒸鍍裝置最後聯絡了沈城的一家真空裝置公司,勻膠機是魔都本地一家公司生產的。”
陳婉清說道:“蒸鍍裝置是沈城的?那和我們課題組用的估計是一家生產的,這家的儀器用起來是挺好用的,就是售後有些麻煩,太遠了,勻膠機的話,不同廠家的差異不大……”
這時,藍河打完電話,回到眾人旁邊,說道:“材料的事情我已經談妥了,魏老師那邊說讓許秋你全權負責,我們這邊需要什麼材料,你就拉個清單出來,順便報個價。”
“報價?”許秋疑惑道。
“算做我們公司購買你們的材料。”藍河笑著解釋了一句:“雖然我和魏老師關係好,但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嘛。”
“嗯……那行,等會討論完了我拉個清單出來。”許秋點點頭,一邊內心盤算著提供什麼材料,該定什麼價格,一邊繼續提意見:
“既然材料方面互通了,那這就好辦很多了,之前我說的ITIC、IEICO非富勒烯體系,在刮塗的時候,可以嘗試一下毒性較低的四氫呋喃非滷溶劑。”
“IEICO材料是近紅外吸收的,也就是對可見光的吸收能力很弱,剛好你們這邊用的是銀奈米線,可以製備半透明器件,搭配不同顏色的給體材料,就可以得到多彩的器件,比如給體用PCE10,就是偏藍色的,用FTAZ,就是偏橙紅色的。”
“另外,刮塗的話,要求光電材料對有效層厚度太敏感,我們組裡剛開發出一種材料X1,在製備300奈米的厚膜時,器件效率還能保持在10%以上。”
前面兩點算是讓藍河他們幫忙摸索半透明器件、非滷溶劑的工藝,如果成功的話,到時候自己直接過來複制技能,就可以節省很多精力。
第三點的X1,其實就是IDIC,對於沒有發表的工作,還是需要稍微謹慎一些,因此許秋就沒有透露真名。
提完幾條意見後,藍河提醒道:“許秋,還有之前我們說的材料以及材料報價的事。”
許秋想了想說道:“暫時先提供五種材料吧,都是我們組裡自行開發的材料,包括ITIC、IEICO、X1、J1、H43,各200毫克,價格我就按照市場價標了,每種都是一克一萬計算,也比較好算,一共是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