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朝航海王> 第140章 開海!開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0章 開海!開海! (1 / 2)

弘治皇帝和劉健等人回京了。

他們是帶著《環球郵報》回去的,對於《環球郵報》上面的簡體字和漢語拼音,這五位大佬都採取了觀望的態度,既不幫忙推廣,也不會進行打壓。

一切順其自然。

他們帶回《環球郵報》去的目的,自然是要將這次救災的事情好好宣傳一下了。

因為,他們走之前,跟李兆同又進行的一番交流。

這次交流的主要內容,是討論軍隊參與救災到底值不值,以及軍隊要不要與百姓和諧相處的問題。

李兆同自然是認為值,他是堅定認為軍隊有一個好名聲,走到哪裡,都能得到百姓的歡迎,而且,軍隊有了好名聲,徵兵也不會存在什麼阻力,百姓都是自願來報名的。

弘治皇帝他們自然不怎麼敢相信這個說法。

然後,他們就被李兆同拿出來的資料和證據給打臉。

這些資料和證據,就是這幾天前來給大明皇家軍衛主動送禮的百姓人數的統計,以及詢問如何加入大明皇家軍衛的百姓人數的統計,這兩者,前者已經破萬,後者也破了三千!

要知道,這才兩天的時間啊!

所以,弘治皇帝等人都被震撼到了。

然後,他們皆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詞語:民心可用!

再然後,弘治皇帝就決定要回去了,他著急回去的目的,就是要攜這股民心大勢,在朝堂上,公開討論在天津衛開海的事情!

天津,終於要準備開海了!

……

紫禁城,奉天殿。

“朕這幾日,帶著希賢、賓之、於喬、廷勉,去了一趟三角澱,所見所聞,令朕大開眼界啊!朕萬萬沒有想到,海洋中的魚類,竟然可以如此豐富,在那三角澱,竟然出現了百姓寧可吃白米飯,也不吃魚的場景。

這一幕,你們能想象嗎?

不能吧!

因而,朕決定,以天津衛和三角澱為試驗區,在天津衛,開海,允許船隻從天津衛下海,出海捕撈漁獲,也可出海進行貿易。”

弘治皇帝,可不是帶著與大臣們商量的態度來的,他直接就提出他要開海,至於爭辯,這個讓大臣們吵去,現在他攜帶著大勢,就是一鼓作氣,把開海一事兒定下來。

所以,弘治皇帝壓根沒有給大臣們開口反對的機會。

他直接就宣佈道:

“朕決定,將天津衛改名天津府,下轄三角澱以及天津衛原來的地方,在天津成立天津市舶司,專門負責船隻出海的事情,凡是想要在天津出海的船隻,都需要得到天津市舶司發放的證件,才能出海。

否則,一律視為非法出海。

天津市舶司不屬於布政司,市舶司提舉,由賓之兼任。

市舶司的主要職責是﹕

根據海商的申請﹐發給出海貿易的證明,即公驗和公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