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兆同的“記憶”所出的那個時代,通常情況下,很多人提起橡膠,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橡膠樹,也有很多人都知道,橡膠樹的原產地在美洲。
但是,能夠說出橡膠樹之外的產膠植物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可實際上,地球上能夠產出天然橡膠的植物,可不僅僅只有橡膠樹一種,而是高達兩千五百多種!
當然,這兩千五百多種植物中,具有采集價值的,只有幾種。
橡膠樹、橡膠草就位列其中。
橡膠草與巴西橡膠樹、銀膠菊並稱為世界三大產膠植物。
而且,橡膠草是溫帶地區唯一能產生高分子量橡膠的植物,分佈於中國新疆,哈薩克及歐洲部分地區。
它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可以在溫帶地區輕鬆種植,從而避免依賴單一植物橡膠樹。
它的根還含有大量的澱粉、菊粉,可以發酵生產燃料乙醇。
橡膠草製品的安全性也比橡膠樹更好,不會使人產生過敏反應。
橡膠草又稱俄羅斯蒲公英,或簡稱TKS。
在李兆同的“記憶”所屬的那個時空裡,它是在蘇聯政府組織的尋找橡膠植物運動中被發現的。
正式發現時間是一九三零年,植物學家在哈薩克南部天山山脈的卡拉陶山區發現了該物種。並發現其根部含有大量天然橡膠,從它根部提取生產的橡膠不遜於橡膠樹所生產的橡膠。
隨後蘇聯開始在哈薩克、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地大面積種植。
一九三一年蘇聯生產的第一批橡膠原料約兩千五百噸,哈薩克是主要原料基地。
在二戰之前蘇聯的橡膠草種植園每公頃產量為兩百公斤,而生產成本只是國外的一半。
二戰期間橡膠樹橡膠生產和貿易受到限制迫使蘇聯、德國和美國政府更加確定了在本土種植能產生天然橡膠的植物。
蘇聯橡膠草產量的巔峰時期能供應國內橡膠市場的約百分之三十,種植一直持續到一九五六年。
中國曾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時對新疆野生橡膠草進行過考查和研究,主要目的是解決國內天然橡膠供應不足。
後由於戰爭結束,天然橡膠價格回落,橡膠草的研發和應用被各國束之高閣。
但是,在李兆同的“記憶”穿越的時候,隨著經濟的發展,天然橡膠日趨短缺,價格上漲,使得人們再一次將目光鎖定在其他產膠植物,橡膠草的研究又一次登上歷史舞臺。
比如,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十二日德國大陸科技公司宣佈投資三千五百萬歐元和當地經濟部提供一千一百六十萬歐元的資金支援的“ TKS橡膠實驗室”正式建成。
該實驗室將著力研發橡膠草的種植和提取工藝,並將其作為全新的輪胎原材料以替代生長在熱帶地區的橡膠樹。該公司計劃五年內開始量產,以減少從熱帶地區進口傳統橡膠。
雖然,李兆同的“記憶”穿越的時候,橡膠草的種植和提取工藝並不怎麼發達,但是,拿到大明來,是完全夠用了,更何況,系統可不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只要李兆同有足夠的命去氪,什麼級別的技術,系統也有辦法搞出來。
畢竟,系統是能夠做到玩弄時間、靈魂和壽命,並且搞穿越的存在,其製造者的科技水平,只能用深不可測來形容。
所以,系統那裡有沒有橡膠草的種植和提取工藝的問題,完全就是一個偽命題。
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李兆同有沒有足夠的命去氪。
……
“賢侄,這個橡膠,真的有你說的這麼神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