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饒命!”
“陛下饒命!”
……
這些前來彈劾東廠的官員嚇傻了,這要是讓蕭敬派人把他們帶出去聽百姓的呼聲,那他們還有活路?
一定會被那些百姓給打死的!
“怎麼著?你們不是口口聲聲為百姓著想嗎?現在怎麼連百姓的呼聲都不敢聽了?這麼說來,你們之前都是在欺騙朕嘍?!”
弘治皇帝似笑非笑地問道。
這一局,他已經穩贏,這些官員,不出去,就是欺君之罪,是死罪;出去了,也不需要自己動手,那些憤怒的百姓,一定會把他們打死的,同樣也是死!
“陛下……”
“怎麼著?謝師傅,你也想去聽一聽百姓的呼聲?”
弘治皇帝死盯著謝遷,沉聲問道。
謝遷心中一凜,頓時知道,這一次,他們這些江南來的官員,做得實在太過分了,以至於牽連到了自己,讓自己也被陛下所不喜,所以,他才剛站出來,就被皇帝給懟了回去。
實際上,這一次的事情,謝遷真的沒有參與。
他雖然來自浙江紹興,是江南一系的官員,但是他基本上不跟這些“群情激憤”的官員攪到一起,他家也不參與走私,只是會將貨物賣給那些海商,所以,如果朝廷要開海,對他家有影響,但是影響不大。
所以,這也是當初李兆同丟擲開海這個概念的時候,謝遷反對的不激烈,也沒有說出去,而是選擇了保密。
“陛下,老臣只是覺得,現在百姓處在亢奮狀態,這個時候去打擾百姓的好心情,不大合適。”
謝遷硬著頭皮說道。
這些官員,能救他還是要救的,畢竟,他也需要這些來自江南地區的官員的支援,他才能坐穩閣老的位置,不然,以現在陛下對自己產生了嫌隙的情形,自己說不定要告老還鄉。
謝遷覺得自己還能幹,還能為大明發光發熱,還沒有到告老還鄉的時候,所以,這些官員,他還是需要拯救一下。
“拉出去!”
這一次,弘治皇帝誰的話也不聽,因為他打定主意要治一些人的罪了。
龍有逆鱗,弘治皇帝的逆鱗就是江山社稷,就是他朱明皇朝對天下的統治。
所以,當初朱厚照這個繼承人在萬壽山出事,他才會暴怒,京城內才會出現白色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