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貴,只要朱老爺您允許,與小侄合作,蜂窩煤的價格小侄可使其低至兩文錢一塊;
單眼蜂窩煤爐的價格可低至五十文一隻;
三眼蜂窩煤爐的價格可低至一百三十文一隻。
小侄這個蜂窩煤爐很耐用,百姓買回家可用上好幾年;
這蜂窩煤同樣很耐燒,百姓使用單眼蜂窩煤爐,一天頂多也就使用五塊蜂窩煤。
如此一來,百姓一天的開支,也就十文錢多一點,遠比使用薪柴划算,而且還能取暖,抵禦嚴寒,如此又省了買木炭的錢財。
當然,小侄知道,百姓生活艱苦,是買不起木炭的,所以這蜂窩煤既能燒水做飯,又能取暖禦寒,於國於民,皆是百利而無一害。”
李兆同很清楚,這京城附近的大煤礦,也就是西山煤礦,而西山煤礦在大明的皇家陵寢禁地之內,所以這西山煤礦的土地,妥妥的就在皇家手裡。
另外,去西山開礦,可能還會涉及到風水問題。
李兆同融合的那道來自未來的靈魂的記憶中就有,在正德時期,也就是眼前的朱厚照當皇帝的時候,朝廷就下令禁止開採西山煤礦。
當時的理由是:“與皇陵京師相近,恐傷風水。”
所以,李兆同想要做蜂窩煤的生意,惠及天下,濟世安民,給自己續命,還真得講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得到弘治皇帝的首肯,甚至還得跟他合作。
不然,這生意做不成,這命也難續。
如今的大明,可不是未來交通便利的二十一世紀,跑到山西的那個西山煤礦,或者跑到冀北道大同鎮的大同煤礦去開採,再運到京城來,不現實。
京城的其他小煤礦,作用有限,給李兆同續不了多少命。
“對了,朱老爺,若您與小侄合作,做這蜂窩煤的生意,小侄願意與您三七開,您七小侄三,小侄可以保證,每年可以給您帶來至少百萬兩的盈利。”
李兆同突然想起,弘治皇帝是一個摳摳搜搜之人,對於賺錢攢錢,那是非常地有興趣,所以,為了能讓這筆生意做成,他趕忙又補充道。
“百萬兩,嘿,李公,恐怕把您家裡所有東西全部賣了,也不值百萬兩吧!
令郎如此信心滿滿,如若將來做不到,那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蕭敬在一旁聽後,就看著李東陽,冷笑譏諷道。
他是一點都不相信李兆同所言。
要知道,這蜂窩煤可是賣兩文錢一塊,百姓一天也就用五塊,也就是十文錢,這得賣多少蜂窩煤,才能得到百萬兩的銀錢啊!
更遑論,製作這蜂窩煤,還需要成本!兩文錢一塊的蜂窩煤一看就沒什麼利潤,所能賺取的銀錢,絕對有限。
蕭敬經常輔佐弘治皇帝處理政務,他很清楚,賺取百萬兩的銀錢,得付出多大的努力。
眼前這十二三歲的小毛孩子,開口就是能給陛下帶來至少百萬兩的收益。
所售的物品還是這看著就沒啥利潤的蜂窩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