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現在轉念一想,與其堅定實行暴力血腥的保甲制,不如偏信於誰,減少奸佞小人對百姓的壓迫、荼毒,讓百姓能夠活下去,不去流亡,是不是更好呢?
這是他這一路上思慮的內容。
“蕭敬,那你說,朕該如何對待壽寧侯和建昌伯呢?”
這個問題,弘治皇帝還沒想清楚,因為壽寧侯和建昌伯是他最愛的皇后的親弟弟,如果依法行事,那必然是後宮不穩,可如果不處理,那他們肯定還會繼續荼毒百姓,影響大明的江山穩固。
所以,他很為難。
蕭敬是他的親信,所以他想聽聽蕭敬的意見。
“陛下,依奴婢所見,對待壽寧侯和建昌伯,最好的辦法是:不處理。”
“不處理?!”
弘治皇帝的眉頭緊鎖了起來,對於蕭敬的這個回答,他不是很滿意。
蕭敬也知道皇帝會不滿意,所以他補充道:
“陛下,如果您處理壽寧侯和建昌伯,那皇后娘娘那裡,您可就不好交代了呀!
奴婢斗膽,壽寧侯和建昌伯今日的所作所為,您也有一定的責任。
所以,就算您不看皇后娘娘的面子,為了您的威嚴,那也不好處理壽寧侯和建昌伯啊!
不過,奴婢建議,您還是要敲打一下壽寧侯和建昌伯的,讓他們收斂一些,不要再胡作非為,禍害百姓了。”
蕭敬這話說得很直白、很大膽,這讓再次想起那中年漢子呼喊陛下聖明的弘治皇帝老臉一紅,不過弘治皇帝終究是個仁慈的君主,他沒有責怪蕭敬,反而點頭採納了蕭敬的意見:
不處理,但是要敲打!
他決定,回去好好敲打一下壽寧侯和建昌伯。
“蕭敬,你記一下,回去提醒朕,朕要召見壽寧侯和建昌伯,要收回壽寧侯手裡屬於密雲縣的土地。”
“陛下,這……”
蕭敬有苦難言:
您這不是點頭答應了不處理嗎?怎麼又要去收回壽寧侯手裡屬於密雲縣的土地啊!
您這樣做,我可是很為難啊!畢竟出主意的是我,您還要我提醒,這要是傳出去,鬼知道皇后、壽寧侯、建昌伯要怎麼記恨我呢!
“此事必須做,剛才見到那一幕的,可不止朕和你兩個人,劉健他們也都在場,他們都看到朕臉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