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山海詭談> 第三卷 江水證道 第一百一十二章 狂魔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卷 江水證道 第一百一十二章 狂魔死? (3 / 3)

“天道劍!”蓑衣客劍指一揮,一側漂浮在半空,等待良久的天道劍驀然刺出,穿膛而過,入五臟肺腑,斷絕眾脈連線,淨化魔氣。

“啊!!!!!”

狂魔在黑夜中咆哮,魔化之下的他,只能感覺此刻更加的痛苦,什麼理智都被他拋到腦後,唯一充斥精神的只有,無邊無際的痛苦,精神也在蓑衣客的指引下,陷入了常常的噩夢,噩夢之境在於迴圈顛倒,永遠都走不出這杯固定好的世界。

“碎!”蓑衣客完全的摘取了狂魔的意識,並且選擇了粉碎,狂魔現在徹底的煙消雲散了。

“撤!”冷漠的看著狂魔嚥下最後一口氣,蓑衣客默然的揮手,撤掉所有的招式,狂魔的肉身落入雪地。

蓑衣客做完這一切之後,神識中忽然出現莫名的喃呢聲,像是在幫助他超度亡魂。

有人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又有人講: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一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最後,聲音消弭,毀滅從小世界裡不見,出現端坐在蒲團上的老者,喃呢自言自語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最後的言語,竟然和安承德所學的萬物決一模一樣,再仔細的觀看外貌,和安承德的面容如出一轍,入魔……這一切變得像一場迷幻的夢境,捉摸不透的夢境,和他自己心中所想的一樣,玄奧,看不清,摸不透……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